鞍山市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2010年7月29日博物馆迁至玉佛苑风景区新址;9月20日,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 博物馆外形为仿古式建筑,灰色砖瓦,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内设四个基本陈列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库房、办公区域及休闲区。馆内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展览面积38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万余件,种类丰富,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近千件,在省内同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类别分为陶瓷、铜器、书画、木器家具、玉器、漆器、金银器、古钱币等十一类,尤以明清家具最为珍贵。鞍山市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以鞍山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文物藏品分为陶瓷、铜器、书画、木器家具、玉器、漆器、金银器、古钱币等十一类,基本上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收藏体系,其中明清宫廷家具、漆器、瓷器及小孤山旧石器出土的化石、骨针、骨鱼叉、石器等尤为珍贵。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千山区、海城市等地区清理发掘数百座汉墓中出土的殉葬组合陶器;千山汪家峪村辽墓出土的画像石刻及殉葬品;千山区七岭子乡倪家台村崔源族墓发掘出土的崔源墓卷、墓志及大量金银器;海城小孤山旧石器遗址出土的古人类化石、骨针、骨鱼叉、石器及其上层出土的陶器、磨制石器等;千山风景区无量观下院发掘出土的近30余万枚金代窑藏古钱币;海城黄瓦窑遗址出土的琉璃构件;高新技术开发区紫云山庄建筑工地出土的更新世早期猛犸象门齿化石等等。这些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及其出土文物,在省内外及国内外考古界都曾产生过一定影响。2007年,我馆配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完成了对海城小孤山仙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及研究工作,藏品的另一来源为调拨。从1970年,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调700余件文物精品。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的明清宫廷家具、漆器等最为珍贵,如明式黄花梨翘头案、乾隆工黑漆描金宝座、清帝王大婚用朱漆戗金龙凤双喜帽盒、明代黑地描金彩漆方角柜等等。还有辽宁省博物馆调拨的西周青铜鼎、大明正德年造铜钟及一大批明清鎏金铜佛像;原中国历史博物馆调拨的新石器时代的双耳彩陶壶、唐三彩俑;沈阳故宫调拨的元代窑变双系罐、清紫檀框黄杨木木雕大挂屏等,均为藏品中难得的珍品。这些来自国家一流博物馆的藏品,极大丰富了鞍山市博物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