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涠洲盛塘天主教堂
4.2/5分167
查看
涠洲盛塘天主教堂,在涠洲岛上习惯被大家称为天主教堂,这里也是整个涠洲岛上的打卡中心,同时也是商业中心。所以在白天的时候机动车是不允许进来的,这里指的机动车就是我们大家在岛上所通用的摩托车。来这里大家不仅可以感受到天主教的文化,还可以欣赏这座教堂的建筑美,更可以选择一个好的天气,坐在里头慢慢的发呆。当然我更喜欢天主教堂周边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天主教堂对面的那个海鲜市场,比如说天主教堂周边可以有很多发鸭蛋酥的商家,还有的就是天主教堂周边一片又一片的香蕉林,这可真的是涠洲岛上最具有特色的地方了。当然如果光线用的好的话,还可以拍出美丽的剪影,就像我把我的头像印上去的那个样子。
景色也是走过许多国家的著名教堂,这个位于涠洲岛的小教堂却有他的独特魅力。教堂就在阳光海滩对面的小巷之中,穿过狭窄的巷子和,嘈杂的市场,教堂的正面扑面而来,是沧桑历史和市景岛上生活的混搭。进入教堂,汉字样的宗教语言于我并不多见,比如我们要忍耐别人的缺点,因为我们自身也有许多缺点需要别人忍耐。教堂里有当地人在拍婚纱照,光与影相恋。教堂后有院子、花园,小喷泉,拍照好去处。涠洲岛上西方文化渗透的一个缩影。值得来过。
在涠洲岛逗留的时候,而然逛到了这里,教堂建筑与四周渔村民房形成视觉反差,一边是传统中国渔村,一边是法式建筑。这座教堂据说是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修建,落成于1880年。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我进去的时候,修女们正准备唱诗,不知道这样称修女是否合适,姑且这样称呼罢。彼时聆听的人不太多,有人在院落里拍婚纱照,修女们在教堂唱诗,仿若国外。据说这座建筑人们花费了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它的建造与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人有机会上岛传教有关。在清代,清政府因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而发出永远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