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仁寿殿
4.7/5分51
查看
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在颐和园办公的地方,院落正中的怪兽是传说中的麒麟,人称四不象,鹿角、龙头、狮尾、牛蹄,是仁义之兽。它们原本是一对,原在圆明园内;另一只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侵略军所毁。
在仁寿殿大殿内的后壁上,悬挂着寿协仁符的大匾,寓意君王仁寿相同,既仁且寿。殿内设九龙宝座,御案及众多装饰物。殿内正面的水银镜上,有不同字体的寿字共226个。镜子左侧的一辐画卷上有一个大寿字,背景中有100只蝙蝠,寓意百福捧寿,多福多寿。仁寿殿之后是假山屏障,假山之间有崎岖弯路相连,分别通往玉澜堂和乐寿堂,使前宫后寝有机的联系起来。1908年10月12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仁寿殿接见了英国公使,这是清政府在颐和园举行的最后一次政务活动。一个星期后,慈禧和光绪像往年一样告别颐和园回到西苑,从此再也没能回来。
仁寿门为宫廷区的二重门,它巧妙地把牌楼、衙署仪门和祠庙棂星门的形式特点结合在一起,于典丽中透出庄重,是颐和园较有特色的门。颐和园仁寿门的门匾是用汉、满两种文字写成。门前两旁各设一块青石,呈猪、猴状,俗称猪猴石,象征孙悟空、猪八戒守卫着皇家大门院内左右配殿叫南北九卿房,原是清朝九卿六部的值班房。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是清代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夏季在园中避暑居住期间,朝会大臣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重地,为园内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殿内设有九龙宝座、御案等,现仍保持原状。仁寿二字来源于《论语》中的仁者寿字句句,它同殿内挂的寿协仁符大匾的含意一致,意即施仁政者可以长寿,用于标榜慈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