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中山公园
4.7/5分500
查看
今天周五啦,周末有想好去哪里玩儿么,给大家分享一个北京赏秋计划,推荐去中山公园,现在银杏还没有落,抓住秋天的小尾巴吧,赶紧出发吧。 o 经典机位推荐社稷坛银杏林中山公园拍银杏最经典的机位,透过门洞拍银杏林,红墙黄叶超美。阳光明媚的午后光线适宜,最容易出片1。南门银杏林这里的银杏树龄不大,游人比社稷坛少,适合拍人像。最妙的是有一段长廊,阳光透过长廊投下美妙的光影,无论作为前景或背景,拍出的银杏都很有意境1。南门水榭廊桥穿过南门银杏林,有一条廊桥横跨水面,桥头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搭配廊桥拍出来格外惊艳1。西侧园史展附近河边有高大的水杉,一到秋天就变成了红色。橘红的水杉枝条延伸到水面,映衬着亭台流水,古意十足,非常适合拍古风石狮红墙宫门与银杏的搭配堪称经典。不过银杏大道也是人最多的地方,想要拍到空镜就只能咬牙早起了2。社稷坛从社稷坛向南望向银杏大道的景色也很不错,还可以利用黄色琉璃砖墙完美的挡住游人。社稷坛东侧墙外有一颗银杏树格外耀眼,站在蓝色琉璃墙内侧就可以拍到,最可贵的是这个角度完全没有人2。
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与太庙相对,分别位于天安门的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种颜色的土壤,由全国各地纳贡交来,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社稷坛是古代帝王江山社稷的象征。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
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华路4号天安门西侧。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按照《周礼》左祖右社辟建为社稷坛。民国三年1914年,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是当时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中山公园今总面积23.8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2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3.8万平方米。园内有辽柏、社稷祭坛、中山堂、保卫和平坊、兰亭碑亭、格言亭、蕙芳园、唐花坞等著名景观。中山公园是明清坛庙园林中的杰出代表,是北京城内第一个公共园林,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都较高。2002年,中山公园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精品公园。2011年,中山公园被评为AAAA级景区。辽代这里曾是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按照《周礼》左祖右社辟建为社稷坛。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也是皇权王土和国家收成的象征。民国三年1914年,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创意、主持下,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是当时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民国十四年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先改为北平公园,后复称中央公园。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恢复中山公园名称。因由原社稷坛辟建为公园,故中华民国期间,习以稷园为中山公园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