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出场就站在了别人奋斗的终点上,就像北宋名相韩琦,出身仕宦名门,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荣耀一时、名在一乡非其志向,德被生民,功施社稷才是他的理想;一生出将入相,统领西北军务,主持庆历新政,为相十载、辅佐三朝、扶立二帝,又在功成名就之后坚辞相位,终成名臣典范。 韩琦曾在回到故乡相州任职时修建昼锦堂于府衙后圃。昼锦取自项羽富贵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却反其意而用之,意在提醒自己应以何为荣、以何为耻。欧阳修感动于韩琦的高尚情怀和身躬事迹,怀着喜为天下道的激动心情写下了名作《昼锦堂记》。 欧阳修和韩琦虽为好友,出身却完全不同。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是靠勤奋一步步考出来的。他在《昼锦堂记》中对衣锦还乡的渲染并非惺惺作态而是真情实感,且认为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而后又以强烈的对比突显韩公的超凡品格和政治风度,盛赞他措天下于泰山之安!欧阳修对韩琦的钦佩和敬仰是发自内心的,甚至曾感叹:累百欧阳修,何敢望韩公。 名篇永流传!当我偶然步入了家乡老城中的这座千年庭院,看见这块由欧阳修、蔡襄、邵必、司马光四位大咖倾情创作的昼锦堂记碑,感动于韩欧两人高山流水遇知音般的对话,激动之情虽不能与他们相比,但也足足惊艳了我平凡的文盲岁月!查阅文献,感叹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