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位于中岳嵩山南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原名嵩阳寺佛寺,隋炀帝时期改为道教场所,宋仁宗时期又改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为历代名人学者讲经授典之学术文化场所,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犹以宋时最盛,当时的大理学家朱熹、程颢、程颐、政治家司马光、大文学家范仲淹等都曾在此讲课,王安石变法时,也常在此处与司马光、范仲淹论证学说,因此,历史和古文学爱好者可以在此处追寻到很多感兴趣的名人故迹。嵩阳书院为中轴对称式建筑,古朴雅致,现存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依次有先师祠、讲堂、道统祠、藏书楼、程朱祠、书舍、学斋等主要建筑,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嵩阳书院内必看:1.唐天宝年间石碑《大堂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2.两棵汉封将军柏,树龄4500年以上,传说是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赐封为将军;3.《武后金简》复制品,是女皇帝武则天来嵩山祭天,留下向天帝祈福的金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