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青龙洞景区
4.3/5分730
查看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与山西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青龙洞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200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青龙洞古建筑群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青龙洞古建群气势雄伟、布局精巧,呈现出洞中建楼、楼中藏洞,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整个建筑群与石崖、洞穴、古木、藤萝融为一体,是全国独有的将中原建筑与贵州苗侗吊脚建筑巧妙结合的建筑群。同时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遗址于一山,既有层次而又各自独立。因疫情期间,青龙洞关闭,我们只是浏览了外观。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东峡街,是镇远古城最具特色的贴崖园林古建筑群。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历史渊源•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形成了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清嘉靖年间,增加许多寺庙、宫室和书院建筑,雍乾时期,增添了万寿宫等商业性会馆建筑及戏楼。• 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群建筑园林。建筑特色• 工艺独特:采用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在悬崖上筑出多个建筑,与石崖、溶洞、古木、藤萝等融为一体,巧夺天工。• 布局精巧:靠山临江,依崖傍洞贴壁凌空、勾心斗角,错落有致,30多座单体建筑沿山势分布,纵横有致,空间利用巧妙。• 风格融合:是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主要景点• 青龙洞:有玉皇阁等建筑,玉皇阁是青龙洞的最高点,张三丰曾在此修行,形成楼中有洞、洞中有楼的景象。• 紫阳书院:亦称紫阳洞,地势险要、环境幽深,有大佛殿、望星楼、独柱亭、六角亭等建筑物,西接祝圣桥。• 万寿宫:规模最大,由山门枋、戏楼、厢楼等单体组成,戏楼的木制雕刻精美,堪称一绝。• 祝圣桥:原名舞溪桥,横跨舞水,大方青石筑砌,桥面上建有三重檐八角攒尖顶式魁星阁。文化价值• 宗教文化: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紫阳书院体现儒家文化,青龙洞有道教建筑和文化元素,万寿宫大雄宝殿等则是佛教文化的体现。• 艺术价值:建筑装饰精美,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精湛,题材丰富,戏台上的木雕、圣人殿的窗花等都是艺术珍品。
青龍洞主要看點是依崖壁而建的殿閣有苗族高腳樓的風格以及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如果對歷史文化及建築有興趣的朋友,將會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