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殿位于五大连池钟灵寺内,供奉的是本丰老和尚的塑金肉身。本丰老和尚圆寂后封罐安葬,三年后,弟子们起罐发现,老和尚肉身不腐,仍坐于罐中,成为一尊肉身菩萨。肉身菩萨数量稀少,中国现存十余尊,本丰高僧则为东北唯一的肉身菩萨。《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纵观现存的肉身菩萨,其生前无一不修持严谨。他们虽表现各异,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医;有的疯傻颠倒相;有的治身心于一处,一站就是三年。虽然他们修行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应机说法,利乐众生,外现凡行,内存清净。上本下丰老和尚,终年八十有八,是黑龙江省海伦县八方村人,祖籍山东省阳谷县。他出身农民,参加过解放东北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解放东北时,参加过四平保卫战。他是觉悟老方丈本家九叔,德高望重,被人们称为老九爷,1929年腊月二十九出生,1988年1月在海伦县龙海寺上续下增恩师座下剃度出家,后来在哈尔滨极乐寺修持了多年,于1991年在长春般若寺受了具足大戒。1992年初,应觉悟法师之邀来到药泉钟灵寺,时年七十有余,他心地善良,菩萨心肠,十分慈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劳节俭,修行精进,行住坐卧,心里不离一句佛号,本丰老和尚年愈古稀,常修苦行而不辍。刚来山上时护山门,护殿、打更、守夜、做饭、清理庭院、搬运建筑材料,处处可见他的身影,对寺里的一草一木,视为珍宝,从不肯舍弃,处处注意节约开支。老九爷个人生活十分艰苦,在建庙前期,他住在半山腰处的居士林,说是居士林,也不过是半山腰的十几间简陋的小平房,是供居士们来山上,参加法会或办佛事,临时居住之处,屋里是用木板搭的通铺,本丰老和尚自已住在一间仅四五平米的小屋,一铺小炕,地上只有一个佛龛,一个拜墩,只能容下磕头的地方,他兼管着这十几间的卫生,安全等事宜,吃的饭也很简单,经常是煮点挂面,放点盐而已,他从不挑拣,终生无私无我,从不注重个人得失,多年都不增添新的穿戴,就是旧的也是补了又补,他说:出家人要节俭,冻不着就行。他心里装着寺院,装着众生,对寺院认真负责,即使是地上一颗小小的铁钉,他都捡起来修过了再用,像这样的铁钉、铁丝共计捡了四百多斤,即使对一张废纸,一滴水也从不浪费。法师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无怨无悔,每天早起晚睡,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建设寺院和管理寺院的一切事务上,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持戒诵经念佛,早课晚课从不间断,为修行人做出了榜样。每年到了耕种和收获季节,他与其他僧众庙工一起劳作,即使后来寺中衣食住行条件大有改善,但他依然如故,所不同的只是从半山腰上简陋的平房搬到山上老屋而已。本丰老法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平易近人,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对寺院的僧众,为什么要学佛,要怎样学佛,他都以慈悲之心耐心讲解。致使这一带的人们向善学佛,钟灵寺老九爷的称号远近闻名,因为他为这一带信众的心中点亮了明灯,也为自己成佛成道种下了善因,老九爷八十岁那年,因年老体衰哮喘发作,大口咳血,大家强行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他怕给寺里增加负担,仅仅住了三天,就要求出院,只开了一点止咳药,便返回了寺里,他说,和尚有病,应当念佛,阿弥陀佛是无上医王。在养病期间仍然早晚劳动,更加精进念佛,身体渐渐康复。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方丈不在寺院,他问化尘法师,方丈什么时候回来?化尘法师说,快了,本老说,我不等了,然后穿戴整齐,盘腿而坐,于2008年农历二月初六上午八点十五分安然示寂,无疾而终,清香满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法师一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苦修认真持戒,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德高望重,是修苦行的第一典范,现已修成正果,实为世界之罕见。愿法师不舍慈悲再驾慈航,不违安养,回入婆娑,广度群迷,导引众生回归净土,共成无上菩提。注:我只参拜佛,但从不拍佛,所以只是拍了些肉身菩萨殿的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