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
关于地图
偏好
报恩寺
4.6
/5分
53
查看
国内很少见也很完整的明代建筑,很有特色,官方的说法是某个皇帝托梦然后建造这座寺院,野史中说是当地土司有点别的想法,所以按照皇宫建造的。可惜有贼心没贼胆,被揭发后急忙改建的,仔细看看地砖等细节,其实这个说辞未必没道理。尤其是主殿,大雄宝殿不用钉子的全结构很值得一看。
平武报恩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明代建筑群,它不仅因其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文化意义受到高度评价,还因其在历史上的传奇故事和在自然灾害中的坚韧而备受赞誉。1. 建筑艺术与文化价值:报恩寺被认为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宫殿式佛教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布局严谨,装饰华丽,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寺内的斗拱种类繁多,转轮经藏和碑亭等建筑构件展现了明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2. 历史传奇:报恩寺的建立与王玺家族的历史紧密相连,有关其建立的传说增加了这座寺庙的神秘色彩。据说,王玺因感恩皇帝而建此寺,但也有传说称其原本计划建造宫殿,后因避免触犯皇权而改为寺庙。3. 抗震能力:报恩寺位于地震活跃带,但它在历史上多次地震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抗震能力,被誉为震不垮的平武报恩寺。这得益于其精巧的设计和坚固的建筑材料。4. 文化融合:报恩寺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是汉式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多民族边远地区特殊政治制度的重要历史见证。5. 社会评价:报恩寺因其独特的建筑结构、优美的艺术造型、动人的故事传说吸引着四方游人。它不仅是一处宗教场所,也是研究川北地区古代历史、文化、宗教与艺术遗迹的活化石。综上所述,平武报恩寺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宝贵遗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平武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天顺四年1460建成。全寺占地近2.5公顷,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前为天王殿,后为万佛阁,左为大悲殿,右为华严藏。寺前广场有华表一对,山门前有石狮一对,山门内有金水桥三座,钟鼓楼分列左右,布局严谨,装饰华丽,是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据说建造者原先是有意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王府,被朝廷觉察,主人随即报称是为谢皇恩,建造的报恩寺,遂改宫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