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郡王府
4.4/5分28
查看
每次路过朝阳公园都会看到一座牌楼,上书郡王府三个字,网上查了才知是当年的顺承郡王府迁建而来,所以一直想来逛逛,趁着最近天气好果断去一探究竟。之前以为必须住宿或者预定下午茶才行,这次来貌似没有啥限制,直接往里走即可。郡王府的牌坊位于朝阳公园东侧,正门匾额上有启功题写的郡王府三个字。网上有说法是将王府建筑编号拆除之后异地重建,但看起来里面很新,应该不是用的原料,而且整体结构也跟当初的老王府不同,唯一亮眼的一点是复建了后花园,老王府当年虽然保存的比较完整,但花园其实已经消失了。也正因为这种爆改,现在的郡王府也不能被称为顺承郡王府了,自然也拿不到老王府1984年获批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资格。话说当年的顺承郡王府是北京少有的保护较为完整的王府,始建于清顺治初年,府址在太平桥大街。其特点正是府址在两百多年间没有变动,府号也一直没有更改。府主人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原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为主要殿堂建筑,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如今的郡王府如果只是作为一座公园,其实还是值得散步缦逛的,毕竟里面古色古香,尤其是后花园的亭台楼阁、湖光旖旎。不过现在它的主要功能还是作为酒店和宴会厅,公用性质还不是很突出,不花钱就想逛逛那得看运气。
在北京的朝阳公园南门有一座郡王府,这座王府叫顺承郡王府,建于清朝顺治初年。不过,其原址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北京市西城区锦什仿街东侧,旧赵登禹路三十二号。顺承郡王府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第一位主人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孙、礼亲王代善的孙子勒克珲,后获得了世袭罔替的殊荣。到光绪七年1881年,顺承郡王府经10 世15代传,历代均为郡王,沿袭居住府中。民国六年1917年,王府由顺承郡王讷勒赫传到其子文葵手上,但因为家道中落,文葵不得已将府宅卖给了人驻北京的张作霖,因此顺承郡王府变成了大元帅府,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也曾在其中居住过数年。顺承郡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到衰亡的整个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顺承郡王府成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1984年郡王府被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1994年,因为要在王府正门外建一座政协礼堂,所以将顺承郡王府迁建至了北京市朝阳公园东隅,这也是北京首座被整体迁移的铁帽子王府。
北京的郡王府就在朝阳公园东南角儿,平时大人们遛弯儿,孩子们当然可以疯玩儿,人不多,夏天尚好,避暑乘凉。这是一个百年的老宅子,清代王室庭院,现在是郡王府饭店,有一种庭院深深之感。冬季更能凸显它的大气深幽,但是又不乏江南园林的影子。很适合拍摄清廷的古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