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神垕古镇,像一只青翠的卧蚕,躺在伏牛山的这片余脉之间。一条数千米的老街,在山坳间依势延伸,一侧有两个小小的城门,两段城垣促成一个小小的翁城,古镇中心,有一座城楼,楼下是十字巷口。老街的两侧,北方的青砖庭院深深,保留着前店后坊的布局,精巧紧凑。离开的时候,车子经过建在山梁上的新街,夕阳穿过山梁,覆照着老城鳞次栉比的屋顶和烟囱,仿若是千年前的时光未变。这里是钧窑的中心场之一,也是活着的钧瓷博物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以其炫丽的窑变独步天下,却又保持着相对亲民的姿态默默发展。曾为宋廷庙堂之上器物,却不时出现在儿时记忆中的案几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另外一种传承吧。这里是禹州。禹治水之后封于此,传位其子启,中国世袭王朝于此滥觞。又有旧称阳翟,是为战国时代郑魏两国的重要都邑,几公里外的雍梁古城变为古城的村庄,成为历史的背影。上古贤士许由洗耳之川颖水穿流而过,秦汉晋是为颍川郡,是衣冠南渡重要源地。这一路,从泉州经景德镇到禹州,历史的宏大浓缩为几个瞬间,清晰而又具体。少小离家老大回,出走半生,行走在古老的大地上,背负苍凉的孤寂和责任油然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