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草堂寺
4.4/5分24
查看
三论宗祖庭碑。草堂寺创建于东晋,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原为后秦皇帝姚兴在汉长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遥园,弘始三年401,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由此得草堂寺名。草堂寺分内院中轴线主体部分和外院。进入大门后,便是寺庙的山门天王殿。门后两侧为钟鼓楼。古钟铸于万历十九年1591,重2吨,高2.6米,口径2.2米。当年为铸这口钟,寺僧出外化缘。遇一贫妇家无铁无钱,炊断几日。儿子见僧人后又饿又哭,母亲吓唬儿子说:你哭,就把你带去铸钟!儿子哭声嘎然而止,化缘人默默转身就走。钟铸成后,挂起一敲,声尖历凄凉,似儿唤娘。从此,这钟置于地上,无人再撞。东侧碑廊尽头,建有攒尖顶四方碑厅,立始于雍正十二年1734的大智圆正圣僧禅师僧肇碑。僧肇384-414,为鸠摩罗什之弟子,被誉为中华解空第一人。僧肇曾在姑臧和长安于鸠摩罗什译场译经,兼通三藏,精于谈论,并著有著述多种,尤以《肇论》闻名。纪念堂北为鸠摩罗什塑像。公元384年,前秦皇帝苻坚派遣大将吕光攻打龟兹,目的是将鸠摩罗什带回中原。吕光攻破龟兹后,俘获了鸠摩罗什,并带他东归。然而由于苻坚大败淝水之战,不久亡命。
一个连西安人都不太清楚的千年古刹。老师请来了他的朋友带领我们参观。地形上,草堂寺就像一个椅子一样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三面环山。这里是古代的国家译场,就是翻译经书的地方,著名的鸠摩罗什法师在这里,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没有他,我们今天看到的还是梵文。我们下午去的,还看到了关中八景之一的烟雾井冒着雾气。当地人说,这个非常少见的,都很少能看到了。另外我们还及其有幸的目睹了鸠摩罗什的舍利塔,这是国家级文物,是不允许对外开放的。老师的朋友请来了寺院里的僧人,这才能看到,听老师说他自己平日前来也只能通过门缝观望。后面的后花园藏经阁看风景,太美了。不许此行,躺在回来的卧铺回上海写下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点评,感恩殷浩然老师带领大家才有如此眼福。景色
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由鸠摩罗什法师在草堂寺译出,为三论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所以他被尊为该宗开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为三论宗祖庭。鸠摩罗什应请译出《成实论》,大力弘扬成实派宗风,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还由于华严宗五祖定慧禅师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多年,所以又被视为华严宗祖庭。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草堂寺被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尊奉为祖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