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固关长城景区
4.5/5分29
查看
固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是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固关长城北起娘子关,南至白灰村,全长20公里,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固关长城地势险要,历史悠久。清康熙帝西巡路经此地,赞叹此关的雄伟,赋《过固关》诗一首。险隘要塞的固关被国家文物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称之为小八达岭,是平定的东大门和太旧高速公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固关长城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新关村,是明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军事价值。历史背景始建年代 固关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万里长城还要早155年。这一时期,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明代重建 明正统二年1437年,固关长城初建,称为故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于战事需要,固关迁至现址,并更名为固关。地理位置与结构地理位置 固关位于太行山西麓,是山西的东大门,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20公里,地势险要。建筑特点 固关长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石砌内长城之一,采用大石块砌筑,与其他长城段的青砖有所不同。城内有韩信雕塑像,城墙设有瓮城通道。文化与价值军事价值 固关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被称为京畿藩屏,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次的战争与和平。现代意义 如今,固关长城是平定的东大门和太旧高速公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固关长城位于山西省阳泉市,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代防御工程。评价固关长城历史背景始建时期 固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石砌长城之一。它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尤其在明清时期,成为京畿藩屏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 固关长城位于晋冀太行群山之中,地理位置险要,是古代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建筑特色城门与防御设施 固关长城建有东西城门,西门设有坚固的瓮城和重檐歇山顶关楼。城墙由巨大的石块砌成,坚固而厚实,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屹立不倒。烽火台与关楼 烽火台高耸入云,关楼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其上的匾额和楹联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文化与旅游文化内涵 固关长城不仅是军事工程,也是文化象征,记录着古人治世成败的踪迹。历史名人在固关留下的众多诗文碑刻,印证了重大历史事件。旅游发展 近年来,固关长城经过修复,成为旅游胜地。景区内设有农家乐、民宿等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意义经济与文化贡献 固关长城的保护与开发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历史遗产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固关长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