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小苑呈组群布局,错落有致,结构规整。小苑分三路并列而行,分别是三个大院落。院落间均以狭窄的巷道分隔,不多远便有小门互通,门开则如一家,关闭则独立成一体。纵横相通,开合自如。夹道的好处一是防火,二是必要时的清静。每个院落均为三进往里延伸,加上每进正屋两侧的厢房,又成了独立的小四合院。前后门再把各进四合院串联起来,不用数,房屋虽多达百余间,却不会迷宫般的地形复杂。有趣的是,主屋一律中轴贯穿,左右对称,想必是受徽州大儒的中庸之道所影响。其间,厅旁有边廊,堂后设耳房,所有房屋均为奇数的组合,体现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思想和神秘的风水意识,堪为徽商思想与扬州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疏疏朗朗的房前屋后是盆栽植物,牡丹,天竺,桂花,松竹梅,大都悄然默立着,恍然回到徽州的乡下老宅,远离了扬州的水月浸淫,又多了些厚重与素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