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见证岁月变迁 清净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之一。它犹如一位千年老者,静静地矗立在泉州涂门街中段,见证了泉州的繁华变迁,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迹之一。元、明、清等多个朝代对其进行过重修与维护,使其历经风雨仍保存至今,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建筑精美,融合多元文化 清净寺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修建,寺内现存建筑包括门楼、礼拜堂、明善堂等。门楼南向,高20米,宽6.6米,以辉绿岩和白花岗岩砌筑,分三重拱门,穹顶处雕刻着精美的莲花图案,与中国古建筑的藻井相似。中层拱门内的穹窿壁上,有层层叠叠87个小型尖拱,加上门楼东西两墙的8个巨大尖拱壁门、壁龛,以及4道尖拱大门,整座门棂共有大小尖拱99个,象征赞颂真主的99个尊美之名。门楼顶部的望月台,融合了中西文化特色,周围的回字形垛子,状如城堞,别具一格。 文化深厚,彰显交流融合 寺内的两方碑刻《重修清净寺碑记》和《重立清净寺碑》,是中国伊斯兰寺院中可考的最早汉字碑记,为研究早期阿拉伯与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清净寺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象征,它见证了宋元时期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来泉州经商、定居的历史,体现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多元文化融合,每年吸引着众多海内外穆斯林和游客前来探访。 在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清净寺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光芒。它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外交流融合的见证者。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来到泉州,都不应错过清净寺,在这里,你将穿越时空,领略到千年古城的独特韵味和多元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