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明文化村阳山碑材风景区
4.5/5分126
查看
一个小众很容易被遗漏但确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父亲~朱元璋一生的功绩而在此开凿神功圣德碑,只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最终未能完工,留下了巨大的碑材至今;进景区就是一块现代建的纪念碑来记载这个历史事件,再往里走是天下第一碑第4张,也是一个拍摄打卡点,再往里走就是明文化村了,衙门比较有特色,孩子体验当了一下县官,商业化不算很成功,店铺都是冷冷清清的,只有在b整点或半点的表演时段才能让游客驻足欣赏一下:耍猴表演倒有些特色,孩子们都很喜欢,别忘记这里还有一口永乐时期的古泉井第7张;再往前就有一段登山路,不高但路比较难走,差不多要走十几分钟就能看到碑身了,再往上走几分钟就到了整个景区的核心~阳山碑首遗址,真走近细看才觉得壮观,碑首上甚至已开凿好了狮子头第10张,左边第一个洞已打通了,在那个时代也堪称奇迹了,本来也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已做得最到位了,也客观说明~明朝的开凿技术已领先世界;而这个已打通的洞放在现在正好是一个最佳打卡点,体现出了天地人合一的自然祥和最后一张!整个游览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停车很方便而且目前好像不收费,跟汤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不远,可以放在一起打卡,正好是一个成功的半日游
南京明文化村,它较为完整地为现代人展示了那样一段明代世俗生活画卷,游人可以亲身体验建造碑材时军工们的日常生活。景区北至阳山 脊,南至雁门山山脊,东至汤山采石场, 西至景区停车场,总面积约230000平方米,将阳山碑材包裹在内形成了完整的采石场景。文化村的建筑采取了明代建筑风格,以石材、木头为主,豪放粗犷、古朴自然。铁匠铺、石匠铺、酒坊监 工房、戏台鳞次栉比,明代工匠、妇女、兵丁穿梭往来。明代工程建设的石料都是产自距离明孝陵几十里外的青龙山、黄龙山、大连山、幕府山、龙潭和坟头附近的阳山一带, 石工需要在产地把石料整块凿下,用人力运到明孝陵现场,再施工雕凿而成。如今这些采石场仍有一些正在使用,有的已经荡然无存。保存较为完好的碑材记录现坐落在南京汤山,称之为阳山碑材。明成主朱棣决定竖一巨型石碑歌颂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以此稳定政局。 于是,他征集了全国十万余工匠在阳山开凿碑材三块。从阳山一侧的监工道望去,碑材如同用巨斧依山切下一般。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5米,重2.6万吨,让人叹为观止。可以想见,在那些恢宏的建筑、散落的牌坊石像中,在表面奢华的皇权象征之下,隐藏的是一段不为人知的明代劳动人民赞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明文化村一天滚动上演各种情景剧,杂耍、舞狮、劫镖车、赐御婚专业演员在其中翻腾跳跃,可谓精湛。 置身文化村,如同真的回到了明代那一刹那。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号称广西狮王,南狮队主要以踩青、梅花桩以及独特的南狮技艺取胜,在梅花桩上跨度2.6米,令人一饱眼福。 东厂校武:是一场综合性的武术表演节目,集击鼓、武术、耍剑、太极等于一体大型武术表演赐御婚:是古装剧,讲诉的碑材打造时期有位张石匠,手艺精巧,赢得皇上赞赏,他的女儿乖巧、能干, 深的工匠们的喜爱,皇上为他的女儿选官赐御婚。有机会做一次明朝门女的新郎官,感受一下明朝的古婚礼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