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中华熊猫谷
4.2/5分649
查看
周末去到熊猫谷, 早上800开车从成都出发,900多一点就到了,因为到的比较早。停车还算方便。整个景区其实不算很大,我全程走下来,大概在两个小时左右来回,除掉停留看熊猫的时间。但是毕竟建在山里面,全程有一定的坡度,无障碍设施比较完善,婴儿车、老人的轮椅都还是比较方便。和成华区的大熊猫基地比起来,熊猫谷会小一点,但是路程比较集中,线路规划比较合理,设施比较新,玩下来不会感觉到景点到景点拉得很远,甚至还要坐车。景区里面植被茂盛空气非常好,也非常干净,而且每一个看熊猫的地方都有工作人员,除了看熊猫以外,还有游山步道,可以爬爬山,指路牌也非常清晰。唯一有一点不足的就是景区里面没有卖吃的。只有一点轻食或者咖啡。如果带小朋友来,需要注意带吃的。大人来建议带方便米饭之类的。
成都大熊猫繁育硏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又名熊猫谷,坐落在邛崃山脉大熊猫自然分布区边缘的都江堰市玉堂镇,占地地2000亩,主要承担着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饲养、高端科普教育及教育旅游等重要任务,是圈养大熊猫回归大自然的桥梁。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第一只野生大熊猫在此发现并被送往成都动物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此基础上成立进行救护,由此开启了我国大熊猫迁地保护之路。经过30余年的努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最初抢救的6只伤病大熊猫基础上,发展为具有196只截止2018年个体的全球最大人工圈养种群。为实现迁地保护的最终目标大熊猫回归大自然,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2010年5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启动熊猫谷建设项目,2012年1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入驻大熊猫。目前熊猫谷拥有三栋功能完备的大熊猫适应性生态兽舍、两个半野化过度训练区和一个小熊猫生态放养区,有10余只大熊猫和30余只小熊猫常年生活于此。海内外野化放归专家汇聚于此共同开展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探寻迁地保护下的大熊猫个体逐渐走向野外进行自我繁衍的可行性方案,逐步实现大熊猫回归自然,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的目标。未来,熊猫谷将拟扩建至15平方千米,打造成集野化放归研究、特色高端生态体验、国际合作交流于一体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先行示范基地。届时,海内外游客将在熊猫谷真切地体验和感受到熊猫家园的快乐。停车方便,有从都江堰市区过来的公交车,六十岁以上老人免费。
熊猫谷:萌趣与自然交织的乐园 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之外,隐匿着一处能让心灵瞬间被治愈的净土熊猫谷。这里不仅是国宝大熊猫的温馨家园,更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舒缓身心的绝佳去处,值得每一个渴望逃离琐碎日常、追寻纯真美好的灵魂前来探访。 踏入熊猫谷,仿若踏入了一个被绿意环抱的童话世界。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两旁翠竹摇曳,那修长的叶片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山林的秘密。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丝丝缕缕沁入心肺,将尘世的疲惫一扫而空。抬眼望去,山峦层叠起伏,在云雾缭绕间勾勒出如梦似幻的轮廓,仿若一幅水墨丹青,而熊猫谷便镶嵌于这画卷之中,静谧且美好。 当然,园区的主角大熊猫,才是这里最耀眼的明星。它们圆滚滚、毛茸茸的模样,有着直击人心的可爱力量。或慵懒地趴在木架上晒太阳,肥嘟嘟的四肢随意舒展,全然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或憨态可掬地抱住竹笋大快朵颐,那专注进食的神情,随着嘴巴的咀嚼一动一动,萌态十足,引得周围游客笑声不断,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有幸时,还能瞧见它们相互嬉戏打闹,笨拙却又努力的动作,为争夺一根竹子而大打出手,却又在下一秒和好如初,这般天真无邪让观者忍俊不禁,也不禁为它们简单纯粹的生活心生羡慕。 除了大熊猫,熊猫谷还栖息着小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共同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群落。小熊猫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林间穿梭跳跃,宛如灵动的小精灵;金丝猴在树枝间荡来荡去,金色的毛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尽显灵动俏皮。漫步园区,观察这些动物们的生活百态,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大自然奥秘之门,让人愈发敬畏生命的多样与神奇。 园区的科普教育区域同样不容小觑。通过趣味展板、实物展示以及专业讲解,游客得以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繁育历程以及保护现状,知晓每一只熊猫背后凝聚的科研人员心血,也深刻领悟到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的紧迫性。这份寓教于乐,让游玩之余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激励着每个人成为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熊猫谷,这片承载着萌趣与自然之美的天地,无论是亲子同游共享天伦,情侣漫步增进情谊,还是单人散心找寻自我,都能在这里寻得专属的美好记忆。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等待着你来投入,感受一场与动物为伴、与自然相融的奇妙之旅,让灵魂在这片净土得到滋养,带着满满的欢乐与感动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