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曹雪芹纪念馆
4.6/5分62
查看
"曹雪芹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正白旗村北京植物园内。曹雪芹1715~1764年是中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清康熙六十七年1728年,其父曹寅因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先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居住,几经搬迁,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年回归香山正白旗祖居。他在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并遭中年丧妻,晚年夭子之痛。花费10年功夫写成《红楼梦》80回。1971年4月4日,正白旗39号房主在西屋的西壁外墙皮内发现题壁诗文墨迹,一些红学家认为与曹雪芹有关,此处应为"曹雪芹故居"。1983年4月22日,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在此建立"曹雪芹纪念馆",馆名为傅杰先生题写。
曹雪芹纪念馆创建于1984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纪念馆以发现题壁诗的正白旗39号院为基础,修缮、复建部分建筑,系统地展示有关曹雪芹、《红楼梦》的历史、文化与艺术。
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有望在年内复建,地址位于东城区磁器口十字路口的东北侧,也就是史料上记载的崇文门外蒜市口地区曹雪芹十七间半房故居原址附近。曹雪芹十岁左右随家来到这里居住,大概生活了十几年后,家里因经济拮据把房子卖了。曹雪芹在这个地区生活的时间是曹雪芹《红楼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2000年,因位置处于两广路施工路段,经论证后曹雪芹故居不得不被拆除。2022年7月29日上午,复建后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原广内大街207号院,史料记载的蒜市口十七间半迎来隆重的开馆仪式,这里是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文化新的里程碑。7月30日起,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将向公众预约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