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定光寺
4.7/5分27
查看
定光寺,也称定光塔寺,俗称 白塔寺,坐落在于山西麓,为宫殿式建筑。定光寺于唐天佑二年905 年创建,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 万岁寺俗名塔寺。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定光寺分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和法雨堂。大殿左右为华封堂、方丈室、客厅、僧舍。寺旁为著名的高 41 米,七层、八角,外敷白灰的白塔定光多宝塔。 一道由景德镇定制的,用两百多块青花瓷拼成的画廊,从定光寺毗卢殿两侧回廊排开,宽近一米的画卷镶嵌在墙壁上,沿着回廊围绕着白塔绕过了半座寺庙,令人惊叹。白底蓝图的瓷画描绘着佛教的传说,图文并茂,从释迦牟尼的诞生一直演绎到 白马驮经 佛教传入中国为止。可惜这次时间比较仓促,没有细游拍照。 白塔,亦称定光塔,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于唐天祐元年904年建造的。传说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时塔内砌砖轴,外环木构楼阁,是一座高 66.7 米的七层砖心木塔。每层的斗栱、云楣、栋梁、栏杆都经过精雕细刻,塔壁和门扉还绘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 年,塔被雷火焚毁。嘉靖二十七年1548 年重建时,改为七层八角砖塔,高 41 米。因外面涂上白灰层,故称白塔。 白塔为福州 三山二塔 的二塔之一,矗立在于山西麓,也就是定光寺内,与乌山的乌塔遥相呼应,成为福州的地标建筑。 晚上的白塔别有异彩,我们这次没在晚上去观赏,有点小遗憾哦!
定光寺位于福州市中心五一广场的对面、于山的山脚下。寺庙不大,寺内的石雕非常精美。中轴线上有天王殿、毗卢殿、法雨堂。福州的地标三山两塔之一的定光塔俗称白塔,就在定光寺内,与乌山的乌塔遥遥相望。从定光寺内右侧的一处小门可以进入于山的戚公祠,再游览于山,相比于山景区的其它入口进入于山更方便。
在于山的西麓,通往于山风景区的后门常年关闭,只能在前门出入。寺院最出彩的建筑当然要数定光多宝塔了,因其外敷白灰,通体白色,亦称白塔,并与不远处的乌塔交相辉映。除了拥有白塔之外,寺内的长廊也是一大特色,墙壁上挂着讲述佛教历史的图画,而屋檐上的斗拱、云楣、横梁等都有十分精美的雕刻,明显比很多普通寺庙光鲜明丽。如果用两个字形容这个定光塔寺,就是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