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太和殿
4.9/5分502
查看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今名。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长64.2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是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太和殿又称金銮宝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紫禁城的中央,始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年,清康熙34年1695年重建,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为故宫中最大的殿宇,是皇帝上朝及举行重大朝典的场所。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上,周围环绕护栏杆,大殿内外装饰有诸多金龙纹,屋脊角安设十个脊兽,是中国等级最高的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