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灵源寺
5/5分2
查看
唐县灵源寺位于高昌镇的庆都山上的北高昌村西北1公里,是一座唐代皇家寺院,寺院里有武则天供养的佛经碑,有武则天捐造的花塔。寺庙最初由武则天建立。庆都山山脚周长约6公里,海拔218米,山顶比较坦荡。灵源寺的修建离不开一代女皇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削发为尼,通过阅览玄奘翻译的佛经,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挟高宗,在全国各地兴建寺庙。当时的大学士根据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所说的尧山,南十里是都山;都山,尧母庆都所居,建议天后去寻根拜祖。大臣和阴阳先生在当地县令的带领下,在此修建寺庙。先建尧庙,后建寿圣寺,后来又赐名灵源寺。
唐县庆都山上的灵源寺,源于李唐盛世建造寿圣寺,是朝圣念祖、祭祀礼仪之所。皇帝和大臣看到寿圣寺仙境一般的景色,又联想到都山是尧母庆都久居之地,庆都黄龙感孕而生尧,唐尧这个上天赐予的精灵在庆都山长大成为圣人,神尧的灵源就在庆都山;同时,又被山之俗名黑龙山的龙字所启发,龙为物灵,龙、灵字殊意同;于是,给此山赐名灵源山。久之,山上的寿圣寺也称灵源寺了。灵源寺于明朝正德六年即公元1511年重修,有司训范景为之作记。二十世纪初开始,所有建筑物逐渐毁于战乱,现仅存断垣残壁;五块佛经碑尚有部分完好。
唐县灵源寺位于高昌镇的庆都山上的北高昌村西北1公里,是一座唐代皇家寺院,寺院里有武则天供养的佛经碑,有武则天捐造的花塔。寺庙最初由武则天建立。庆都山山脚周长约6公里,海拔218米,山顶比较坦荡。灵源寺的修建离不开一代女皇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削发为尼,通过阅览玄奘翻译的佛经,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挟高宗,在全国各地兴建寺庙。当时的大学士根据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所说的尧山,南十里是都山;都山,尧母庆都所居,建议天后去寻根拜祖。大臣和阴阳先生在当地县令的带领下,在此修建寺庙。先建尧庙,后建寿圣寺,后来又赐名灵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