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焦山古炮台
4.8/5分70
查看
江苏镇江市焦山东麓,树林茂密,怪石嶙峋,八座炮台成马蹄形排列,炮口面对大江,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务,决定修建焦山炮台,与圌山、象山、江都都天庙三处炮台略成犄角之势,以守卫焦山及长江航道。据镇江史料记载;焦山炮台是用质优的材料和方石为基,以黄土、石灰、细沙配糯米汁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表面涂有黑色保护剂,整个炮台是呈暗堡式,炮台内分设8000斤重的大炮。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一座大弹药库在炮垒南端门外偏西处。整体都用三合土分层浇灌形成,异常坚固。抗日战争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42年7月21日,英侵略者发动了扬子江战役,直逼镇江和南京。英侵略军侵入长江,曾遭到圌山和焦山炮台守军英勇的抵抗和沉重的打击。在副都统海龄率领青州兵和旗兵奋力抵抗,面对80余艘敌舰,猛烈炮击,但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焦山军民1500多人全部捐躯,海龄也自焚殉国。英军攻陷镇江时,军民奋勇作战,殊死抵抗,英勇的悲壮斗争,引起了革命导师恩格斯的热情赞扬,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称颂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镇江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焦山炮台是我国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同时亦是镇江人民浴血御敌,狠狠打击外国侵略者的铁证。
简介焦山古炮台位于焦山东麓,由八个炮堡和一个大弹药库组成,堡身以青石为基,圆木为骨,用黄泥、石灰、糯米汁捣成三合土,层层夯筑而成。焦山古炮台是镇江人民反抗外敌侵略的实物见证。1842年,英军发动扬子江战役,意在西进镇江,切断运河,占领南京,扼住清政府的咽喉。7月15日,英舰进攻焦山,炮台守军猛烈还击,英军遭受重创;但终因实力悬殊,焦山守军全部牺牲。21日,镇江失守。游览如今古炮台里还有两架大炮的复制品,堡身残破得很厉害。我来的这天下午,山上下着小雨,似乎也是对英烈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