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元妙古观
4.3/5分18
查看
广东惠州的元妙观位于惠州西湖的北门旁边,有一个比较大的门楼与广场,元妙观的建筑物占地面积倒不怎么大,虽然是一个道观,但信众和游人还是蛮多的。
这里过年的时候人会比较多,都是来这里求财的。不过这里比较不好找!要穿过一条小巷子进去。
在惠州西湖,游览了丰渚园,沿着平湖北岸向东不远就是元妙观。元妙观是中国三大著名道观之一,又是中国二十三间著名道观之一。1993年惠州市道教协会成立,以元妙观为会址。元妙观创始建于唐代贞观七年633初名天庆观天宝七年748扩建后改名朝元观,后又改称开元观;宋代屡有兴废;元代元贞二年1296重修,始称元妙观;明代天统、天顺和清代康熙、光绪年间均有修建。始建以来几经兴废,元代晚期最为兴旺,横流重檐,涂饰壮丽,像座威仪。元妙观,门前有块 九紫 碑寓示紫气东来的意思。观内分前后两殿,前为玉皇殿,后为三清宝殿,两殿以天井相隔,依走廊相通。相传由六桥中的迎仙桥赴元妙观接神迎仙,可心想事成。1942年,日军侵惠时驻兵观中,见壁上写有抗日标语,遂将三清殿、玉皇阁以及偏殿焚毁。因多年沧桑巨变,元妙观留有的古建筑不多,仅得山门尚保留明代建筑特点。山门石柱上刻联元来紫府开唐代,妙有丰湖隔俗缘。1950年代,观前山门和左偏殿尚存,并留有玉皇等神像多尊,观中只有道士数人,但香火未断。文革期间,元妙观惨遭劫难,塑像被捣毁,历代所遗留下来的名人石碑、木刻、明代铁钟等文物荡然无存。元妙观经历千余年的沧桑巨变,留存的古建筑已经不多了,仅剩山门保留明代建筑特点。宋代苏东坡谪居惠州时,与天庆观道士常有往来,饮酒赋诗,写下不少诗词。宋代紫清真人白玉蟾曾在天庆观修行,康熙年间,知府王煐为建白真人紫清阁并刻《紫清阁白真人不立像碑说》石碑,是惠州较古的碑石。1982年,首先修葺左偏殿,重塑玉皇、观音诸神像,重新开放,恢复宗教活动。1985年开始筹建玉皇、三清大殿,并得到国内外道教人士捐资,于1987年奠基,1989年竣工开放。1990年元妙观被核定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