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京杭大运河-西津渡古街
4.7/5分1543
查看
镇江西津渡始成于三国,历代南北水上交通枢纽,三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三十八处省、市级文保单位,西津渡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渡口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古时候,这里东面有象山为屏障,挡住汹涌的海潮,北面与古邗沟相对应,临江断矶绝壁,是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时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从这里登岸的。东晋隆安五年 401 ,农民起义军领袖孙恩率领战士十万,楼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镇江,控制西津渡口,切断南北联系,以围攻晋都建业今南京,后被刘裕率领的北府兵打败。公元 684 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以后,皇后武则天临朝称帝,徐敬业、骆宾王等在扬州发动武装暴动,骆宾王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著名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时天下震动。兵败后,徐敬业、骆宾王等渡江奔润州,潜蒜山下。宋代,这里是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兵蒜山抗御金兵南侵。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重要战事有数百次之多。 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使西津渡逐渐淡化和削弱了作为渡口的功能,但是它活化石般的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如今,沿着古街一路往西走,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把我们带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古街上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的感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古朴的生态,淳厚的民风,传统的商业,一切的一切都焕发出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活力。
去年夏天来镇江的时候正好赶上最热的40°以上的几天,没有去逛一下镇江的标签西津渡,年前再来镇江办事,运气比较好正好是暖冬后降温的两天,但也不算太冷,适合好好逛一下西津渡;上午金山寺出来后打的直奔西津渡最佳游览路线从西入口进入~这个直接导航不到,但可以导航超岸禅寺,在西入口的外面第1张,可以先参观完后再进西入口,从西入口进入就是主街利群巷;从这里到待渡亭才是西津渡的精华,一路上都是古色古香的各种建筑,李公朴故居也在这条街上,不太好找,从长安里进入第3张,里面不大但对李公朴的事迹介绍得很全面,一定要去参观一下,若逛累了~利群巷的餐馆面馆也很多,推荐这家虽门面不起眼但更正宗的~李嫂锅盖面最后1张;待渡亭也是必打卡的一个点,从这里上坡第5张,进入后就能看到一眼看千年这个必打卡的景点第6张,前面一点就是铁柱宫可惜关着;再往前就是西津渡最标志性的建筑元代的昭关石塔,两个收费景点观音洞和救生会也在这里,可以选择是否去我们没去;再往前就是英国领事馆旧址和新建的场馆收费的没必要去,然后可以从五十三坡下,到小码头街看看,这里有清代码头遗址和德国顾火油公司旧址两个打卡点第13、14张,然后可以往东走出小码头街,出去后就是镇江博物馆,有新馆和旧馆,旧馆更值得看一下西津渡+博物馆好好游览一圈,差不多就要半天时间,但绝对很值游览路线也可以从东入口进入,这样可以先参观博物馆后从东入口进入主街区,或者先逛一下小码头街,然后从五十三坡上进入主街区,顺序跟西入口正好相反不推荐从北入口进入,虽然游客中心在这里,但若不参观收费景点的话,从这里进入并不方便,因为要两头走,当中要走很多回头路,会耗费掉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镇江|西津渡的昼与夜西津渡攻略:路线:西津渡古街北门进入,先逛云台山、云台阁上山栈道开发时间为7:0017:30。原路返回下山向东:观音洞救生会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旧址和镇江博物馆也在这片,但去晚了没逛成有点可惜。喜欢清静的可以沿着伯先路、京畿路散步。我们傍晚去的时候人不多,很有民国气息。晚上小码头街那一片很热闹,烟火气十足。门票:云台阁20人,观音洞和救生会联票30人本人希望免费开放美食:西津渡这一片饭店很多,随便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稍微热门点的饭点都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