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龙门寺
4.9/5分9
查看
被称为古建博物馆的龙门寺,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集于一处,是浊漳河谷内历史悠久、现存文物建筑多、跨度时间长、石刻史料丰富的寺院。传说,加拿大皇家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就藏在这里。龙门寺曾一度被用作校舍。1917年,阎锡山在山西推行国民义务教育,规定孩子在七到十三岁之间至少上学四年,孩子不上学,家长要交罚款,一时之间,许多地方为了快速兴办学校,直接把寺庙改成学校,也就是所谓的庙改校。民国二十一年1932,龙门寺被改造为平顺县第二高级小学校。牌子还立在大雄宝殿外墙檐下。管理用房过道的墙壁上写着拼音。
开车可以直接到龙门寺门口,山路比较陡峭,弯度大,最好还是把车停在山下,自行登阶而上。寺庙建造于北齐年间,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内的塑像、壁画精美,值得观赏。
龙门寺坐北朝南,东西宽65米,南北长78米,布局分三条轴线布置。中轴线布置了三进院落,每进院落均设有东西配殿,院落随地形建造,形成渐次叠高的形念。中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显示了中轴线建筑在寺院中的尊崇地位、西轴线南前后两进院落的僧舍和库院等附属建筑组成,东轴线则南圣僧堂、水陆殿及禅堂、僧舍同合成的院落组成,东西轴线上的建筑均南前院、中院和后院部分组成,两轴线的建筑多为明末清初所建。龙门寺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集于一处,是河谷内历史最悠久、现存文物建筑最多、跨度时间最长、石刻史料最丰富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