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崇善寺
4.6/5分50
查看
寺庙不大,但里面宗教味很浓厚。去的时候正赶上僧人功课,听着韵经的声音,内心油然感觉到了虔诚。寺庙不收门票,还免费提供香。布施也随意,不像很多那种被金钱异化了的庙宇。是个烧香拜佛的好地方!
太原崇善寺 既是佛教寺庙,又是皇家祖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南角的省博物馆背后,五一南路皇庙巷,初建于唐,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明代时,才更名崇善寺。相传,这座寺庙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明代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木冈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明代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的格式修建的。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齐的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清代同治3年公元1864年,崇善寺毁于一场大火,现仅存大悲殿、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崇善寺曾是一座规模庞大的佛教寺院。据寺内所存的一幅明版崇善寺建筑全图来看,朱枫所建之时,占地广达十四万平方米,有大殿六座,院落十八座,殿阁楼台、堂廊庑近千间。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失火,寺内主要建筑化为灰烬,仅余大悲殿一组得以保存,成为现在山西省博物馆所在。崇善寺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和主体建筑大悲殿。大悲殿坐落於宽厚的台基上,前有月台,成凸字形组合。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初木构建筑,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大悲殿前两侧,皆有火劫后所建仿明琉璃瓦亭,左为鼓亭,右为钟亭。山门东侧,另有大钟楼,上悬明正德元年1505年铸造大钟,重9999斤,钟声可响遍全市。
山西省太原市自由行,今天太原府城骑共享单车一日游,第一站太原崇善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善寺的大悲殿在维护,只能外观,留下遗憾。景色寺庙景观,趣味宗教信仰活动场所。性价比没能进入大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