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历史悠久,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和集散之地,也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张骞打通西域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设立敦煌郡,到曹操进军陇右,三百余年的历史,敦煌一直是汉王朝经营西域的后勤保障基地和前哨。丝绸之路开通后,敦煌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为丝路之咽喉,西边之锁钥,是中西文化交流和商品贸易的集散地。这一时期敦煌人民为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沟通西域,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做出了重大贡献。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交替十分频繁,但因历代统治者的精心治理,敦煌仍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的商业城市和经营西域的基地,经济文化出现了繁盛景象,丝绸之路继续保持畅通和繁荣局面。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处于中西交通枢纽地位的敦煌,这一时期,社会生产,经济文化也达到了顶峰,成为名副其实胡商云集的商埠重镇,丝路明珠。尤其是唐代高度发展的经济,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唐代敦煌的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处于万紫千红,绚丽灿烂的极盛时期。玄宗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了整个河西和陇右地区,开始了对敦煌的统治,此后,敦煌风起云涌,波云诡谲,五代两宋时期,敦煌地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吐蕃统治,张议潮及归义军,西汉金山国,瓜沙曹氏政权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当时敦煌的历史就浓缩了当时中国的历史。在此期间,西夏王朝统治者一直使敦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石窟仍然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值得铭记。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