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武威市民俗博物馆
4.8/5分12
查看
最后一张照片,携程网上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暂停营业,我去武威南城门楼,看到是开着的,先登记,再凭身份证入内参观。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兵河西击败匈奴。此后,汉置武威、张披、酒泉、敦煌四郡,史书称〞河西四那。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市置十三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为其中文一。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置凉州,州治姑减今武威,凉州正式成为地方政权建制,辖境西包葱岭,北暨居延,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前凉算基。而后,品光氏、秀发鸟孤鲜卑、沮渠蒙逊匈奴和李黑分别创立后凉、南京、北凉、西凉,与前凉并称五京。除西凉外,其余四凉皆曾建都姑臧。五凉时期,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河西地区呈现出学术繁荣、文教昌明局面,中原士人眼里的偏陽凉州成为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具有全国意义 上的三大据点文一赵俪生语。避地河西的中原士人和河西本籍学人,草路蓝缕,抱书负爱,高僧大德摩顶放踵,译经弘法,做出了卓越贡献。北魏太延五年439年,拓政泰政灭北京,徙凉州民三万余家于京师,北京文士、僧人及能工巧匠,牖启儒风,振兴礼乐,开窟造像,咯胜一筹的五家文化随之弥散中原大地。迨至隋唐,五家文化作为重要一源,汇入大国盛世波澜壮阔的文化洪流之中,对隋唐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五凉文化是五凉时期河西地区汉民旅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精神产品。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三个源头融汇一体,制度文化、学术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层次贯通一线,内容浩繁,气象万千。其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廷绵一脉陈宽格语。史不绝书。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历久弥新的璀璨光芒
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是一处非常显眼,同时又是一处非常隐蔽的景点。显眼是因为他就处在武威的标志性景点南门之上。而隐蔽就在于它就位于南门之上,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参观了南门,而不是参观了五凉文化博物馆。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原来武威这么多的名字是有来头的。
武威五凉文化博物馆位于武威南门楼上。五凉文化,指建立在今甘肃西部的五个割据政权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这五个政权在其发展阶段所创造的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武威历史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武威是五凉文化发祥地的中心都城,河西走廊是五凉文化酝酿、衍生、形成并发展的核心地带。五凉历史文化展基本陈列面积2290平方米,共分三层,共展出五凉及同时期的文物藏品,并辅以声、光、电等现代传媒技术,通过政权兴替、民族融合、经济繁荣、贸易畅通等十二个单元,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五凉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走进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历史的大幕便徐徐拉开,战马、戈矛、驰骋沙场的将军以及隐入尘埃中的故事都在滚滚硝烟中翻腾起来,千年以前的河西大地传唱千年的经典,无法复制的壮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