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劈柴院
4.1/5分343
查看
劈柴院1位置:位于青岛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的街坊-小吃一条街。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2历史由来: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江宁路。据介绍劈柴院是因为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3概况:从中山路进劈柴院可以看见像石库门建筑的门楼上面写着劈柴院、1902字样,。门楼背面有人物彩绘。穿过很小的门洞走进窄窄的小巷胡同即是大排档美食街。整个区域面积有限、入口比较狭窄。街道呈人字形。4打卡点:看点一:美食大排档-逛吃逛吃主街不长,两侧老房子多是各式大排档、小饭店、酒馆、小吃店。整体档次不高。小吃以海鲜、烧烤类为主,如锅饼、国足臭豆腐、烤鱿鱼、海胆、豆腐脑、青岛老酸奶、等人气比较旺。北街有德州扒鸡、福山烧鸡、南肚、酱肝等。也有网红甜品小摊位、王姐烧烤水饺,海鲜、小炒、海胆等。小吃10元到20元一份,吃的品类比较多,店家大多是外地人。看点二:江宁会馆 --听戏看表演馆内有马三立的塑像,戏台,有京剧、吕剧等传统戏曲表演。据介绍是当年马三立老先生18岁闯荡江湖时驻演过的地方,有很多老艺术家都曾在此登台表演。来这里的一般都是外地的游客。
劈柴院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围合的街坊。其实劈柴院有个路名叫江宁路,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此路。它是卜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江宁是南京的古称,这里也是青岛最早的南京路。现在作为小吃一条街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20240222晚上:1、劈柴院位于青岛中山路商业街北段,中山路是青岛市区内最古老、最著名的商业街,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占期间,是青岛最初的市中心,全长1500米,占地41.7万㎡,分2段,南段从栈桥到德县路,是德国和欧美侨民居住的斐迭里街,古称青岛街、欧人区;北段从德县路到大窑沟,是国人居住的鲍岛区,古称华人区、大马路。劈柴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因院内最初是为大窑沟窑炉供应柴火的市场而得名,德占期间将随意搭建的劈柴屋和江宁路修缮后,成为青岛平民最早的市井娱乐、美食中心,占地1.35万㎡,呈人字形,烟火气浓厚、夜景颜值高,集婚纱摄影、古装写真、人文学习、美食品尝于一体,历史上留有马三立、王鼎臣、高元钧等老一辈戏曲评书演员的足迹。①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河北路33号。②交通:公交直达,开车不好停。③旺季:无。④用时:1小时。⑤票价:免费。2、院内面积较小,建筑为外二层、内单层,印象较深的景观有:①东门:劈柴院主门,门洞上挂有龙头彩灯,走廊两侧是灯笼阵和老照片墙。②西门:一座民俗彩灯牌坊,牌坊后有灯笼阵。牌坊贴有院内所有小吃的价目表,最贵的也才25元。③北门:小巷间的石牌坊,被大大小小的灯笼妆点十分美观,但有点像万圣节南瓜头。④江宁会馆:北门小巷中段,形似一个半露天戏院,舞台上是青岛暖冬火锅节的布置,但当下无演出。⑤民俗装饰:院内顶部露天,彩花灯高挂在夜间颜值更高,路中央是年货布景,正值新春佳节,各角落便部节庆布景,四处红彤彤得一片,拍照点很多。⑥尚香蟹黄汤包:上过CCTV《舌尖上的中国》,是加盟店。⑦劈柴院石刻:院内正中心的椭圆刻石,旁边是1棵仿真柿子树,搭配很应景。3、劈柴院外围有糖球会萝卜会元宵会花灯节。每年春节期间,劈柴院东门外的即墨路上是几大传统庙会的分会场主会场在四方区海云庵附近,其中糖球会最负盛名,两侧是一排小吃摊位,种类不算多、重复的较多,道路中间展示了一列花灯,五彩缤纷颜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