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在独乐寺南面,沿小巷步行几百米就可以看到雪白的白塔。白塔寺院不大,主要就是这座白塔。此塔为独乐寺的一部分,据梁思成测应与独乐寺大殿成一直线,重建于辽代清宁四年,塔高30.6米,平面八角形,通体雪白,造型别致。由石基、亭阁式仿木结构的须弥座、塔身、覆钵、十三天相轮和塔刹组成,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造型融合了楼阁式、窣堵坡式、密檐式、覆钵式塔的特点。塔身有8句谚语,是佛教中的重要理论缘起论,佛家称之为法身舍利谒,也称之为佛法。须弥座有24组伎乐俑砖雕,笛筝齐奏,翩翩起舞,形成严肃而欢乐的礼佛场面。各角有硬朗汉雕像,姿态生动似在极力支顶塔身,塔身下层八角各有小塔,更陪衬孤高之白塔,其有众塔林立之感。上下三层各角共有24只惊鸟铃,徐风吹来,叮当作响,清脆悦耳。白塔上通饰砖雕,题材多样,造型生动,是辽代砖雕的上品。白塔历经千余年,饱餐风霜,屡经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