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木心美术馆
4.6/5分166
查看
我到乌镇旅游,其实是专为木心美术馆而来的。游玩后的感觉,可以说非常满意,不虚此行。进入西栅景区,紧靠着大剧院边上的米黄色建筑即木心美术馆。这栋建筑记得是贝律铭大师的弟子设计的,是陈丹青专门为恩师建造,收录了他许多珍贵的手稿、遗物,也展出了很多他的画作。距离美术馆百多米位置,有水雾设计的一组铁艺雕塑,喷出如梦似幻的白烟。还真显得那边与尘世格格不入,哈哈。虽然门票才15元,但说实话,专门到木心美术馆参观的游客屈指可数。进入西栅的人,99都是看一眼就走过去了,大概不是很知道他是哪位进入博物馆,一共三层。左转进去是主展厅,展出他的诗作、文学作品手稿;绘画作品;个人的物品等。在这些手稿边上,还有中英文双语的介绍,显得高档。展厅灯光比较昏暗,营造悠远、静谧的氛围,但略略不适合观赏。地下展厅主要是多功能厅,播放他的传记短片。这个时候没有其他外来展,地下一层没有什么可看的。这美术馆里很多空间设计非常雅致,不过展品相对简洁了些。看完展览,还是会对英俊潇洒、多才多艺、命运坎坷的木心先生,留下深刻的记忆。
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木心美术馆风啊,水啊,一顶桥是木心先生对美术馆的高度概括。.位于浙江省乌镇西栅景区1508号的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宾设计督造,浇筑以不同色调与纹理的混凝土结构。.由序厅,5个展厅,阶梯式图书馆,咖啡厅,影像厅,艺术品衍生商店等部分组成。纵观全馆,各个体量相互交错,蜿蜒的连廊与水道的边界定义出了内部冗长而又深远的空间,简约的设计风格,却是进入木心内心复杂世界的桥梁。
无题。晨起是薄薄的雾,再游乌镇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感慨和故地重游的欣喜与期待,是的,我是为木心美术馆而来!我仰慕的陈丹青老师,他仰慕的木心老生,让我叠加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不是期待而是面对木心先生的生平冲击我的视野时我应该保持惊奇的压抑还是原来如此的不以为然。我忐忑不安,纸短心长,书不尽意,谈论木心先生我的字里行间,份量显然是远远不够,但是我有权力直抒胸臆,过于沉迷于崇拜反而显的虚伪和肓目。木心,一个出生在乌镇大宅门的书香富少。母亲对他成长经历的影响很深很大!篇幅有限,展开谈,难免东拉西扯,谁的成长经历没有来源于家庭痕迹的塑形。木心先生,童年富裕幸福,青年后颠沛流离,他一生内心深处惊恐于文革的牢狱之灾和皮肉之苦,那是一个他用灵魂生存下来的岁月。但他确无所畏惧被世界边缘化,是的,他学富五车!学贯中西。但确无用武之地,在美国讲学为兴趣为生计,就是不是为好为人师。他似乎对卖弄学问非常不卖帐,一顶礼帽,半支雪茄,一把雨伞,一身西装革履,有点孩子气,海派匪气,旧上海的流氓气还有绅士风度的书香气,总之不拘一格,不喜欢被世人定义。他操着海派的吴侬软语。轻描淡写的边吐烟圈边款款而谈。岁月未曾饶过我,我也未曾饶过岁月。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木心先生绝不是个无病呻吟的人,尽管被病痛捆绑在床时,他也不愿申斥苦难,有丹青老师的陪伴开开他的玩笑。调侃他这一世的不公。所以我在木心面前是没有资格谈命运,谈灾难,至少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都还在。木心先生一生未婚,但他比许多人都附庸风雅更解风情,我想他喜欢尼采和柏拉图就是因为孤独的爱情和精神恋爱能让他引起共鸣,故,他思维的跳跃时落笔着墨处写上!某年某月,塞尚,晴。谁晓得那一刻他记起了什么,独自感慨而又自生欢喜。他待人接物,亦师亦友,不卑不亢,自嘲贫穷。没有刻意的标新立异,但总是能让人自然而然的感到他的与众不同。台湾出版社联系丹青老师真为他出书立传办画册,他果断拒绝,躲小楼成一统,在这个世界的背面独自羞涩,他用蔑视世间扬名立万的态度,嘲讽功名利禄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都知红尘多磨难,确无一人肯回头的贪,嗔,痴!他深知!自己人对了,背后的世界也就对了,忠于自已的选择。他一生历经苦难,离别,习惯了被放逐,于是更衷情于被世人遗忘,边缘化对他来说不是贬义词,我有同感,他不是内心矛盾而是他参悟了,懂他的人会在他的烙印里去寻找足迹。语言是很没有力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