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史家胡同
4.8/5分97
查看
是保留完好的一个老北京胡同文化街区,清属镶白旗,史家胡同小学原来曾是史可法的祠堂,章士钊也曾居住过。史家胡同有邓颖超题匾的好园,有史家胡同博物馆等等,还有有全国妇联老年之家,中国妇女出版社等,其他仍然是老北京人居住的四合院,有一个四合院的一颗高大的柿子树,挂满柿子,很养眼,走在胡同里就看到了,进入四合院,原来四合院中间盖的满满的都是房屋,一点空间都没有,柿子树的树干只能挤在小房的缝隙中不然,柿子树下得多浪漫,多有情调呢!
北京居民熟悉史家胡同,很多是由于史家小学这家北京市重点小学。还有一些年轻人知道名人洪晃曾经居住在章士钊故居。史家胡同很窄,阳光洒满胡同,胡同里很清静。史家胡同24号原来是凌叔华住宅。在这个院子里,这位民国时期大才女结交了齐白石,徐志摩,林徽因和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等社会名流。凌叔华本人热心传播京城文化,曾经用英文撰写了自传体小说古韵。2013年这座宅院开辟为史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20号院曾经是北京人艺的集体宿舍,从那里走出一批剧作家和名演员。这里原是一处很讲究的三进大四合院,进门的大院种了许多海棠树,被称为海棠院儿。焦菊隐、夏淳、于是之等人艺元老,在这个院里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史家胡同不很长,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走走看看一个小时足够了。地铁五号线灯市口站,或者从东单或王府井步行前往也很方便。
博物馆引路史家胡同博物馆01提到老北京胡同,常想到南锣鼓巷、烟袋斜街、帽儿胡同、国子监街、琉璃厂、金鱼胡同、东交民巷、西交民巷、菊儿胡同,还有大栅栏里著名的八大胡同其实是八条胡同,以上是老北京十大胡同的一个版本,榜中虽没有史家胡同,但只有史家胡同有自己的博物馆,而且他还拥有一个霸气的形容一条史家胡同,半部民国史。走进博物馆先从胡同聊起,我们都知道胡同在蒙语中是水井的意思,更重要的胡同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单位。北魏起城市规划以坊为单位,魏晋时期的洛阳城设220坊,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划分成108坊,坊四周筑有高墙,小坊设两个门,大坊设四个门,但胡同是开放式的,元大都1267年就是忽必烈参照《周礼考工记》建设的中国第一个从平地创建胡同街巷开放式方格路网的帝都,比西方的方格路网城市布局曼哈顿街区1811年早了500多年。另外元大都的标准胡同东西长700米南北间隔70多米,曼哈顿街区东西长244米南北间隔61米。元大都兴建时,时间互通属于齐化门现朝阳门思诚坊,清朝北京内城为八旗驻地,史家胡同隶属镶白旗。回到博物馆为什么叫史家胡同呢?常见说法是胡同内有史可法的祠堂现史家胡同小学。但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中史家胡同就赫然在目,而史可法是在明末抗清的民族英雄,除非史家是一个百年不衰的大家族,才有可能以史可法先人的住家为地名,否则很可能源自另一家姓史的住户。这条胡同里发生过哪些大事?住过哪些名人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