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平遥古城县衙
4.6/5分136
查看
平遥县衙,国内现有保存完好的四大古衙之一、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游览平遥古城的必打卡景点。长200余米、宽130余米、占地面积2.6万余平方米的古县衙,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漫步其间,逛逛拍拍,对知晓古时县官日常的办公、生活轨迹,探究既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运作模式,收益颇丰。缘何保存完好,脑中疑云难解,度娘悄悄通知:上世纪50年代以后,作为县政府所在地,多数旧建筑被拆除或改建;上世纪90年代,启动全面修复规划,依据古时形制,重建县衙建筑,成为4A级旅游景区。
‌平遥古城中的平遥县衙是中国现有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三代,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可以追溯到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个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占地约26000平方米,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堪称皇宫的缩影
平遥古城县衙真的很值得一游。县衙大门外的照壁、申明亭、彰瘅亭等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申明亭作为民事调解处,见证了明朝诉讼程序的改革;登闻鼓给百姓申诉冤屈的机会。进入县衙,大门里仪门外的赋役房复修存在失误,不符合历史礼制且缺乏依据,这一点有些遗憾。仪门是礼仪之门,中门开启有严格规定,两侧便门也有不同用途。穿过仪门后的大堂院很宽敞,东西两庑的六部房源于封建社会的三省六部制,虽清代中期后县级六房不成建制但仍各司其职。大堂的六部房按照左文右武礼制分布,各有分管。吏房在明清时期也有其独特的职责,如记录官吏政绩、调查人才情况、登记在外为官者信息以及承办捐纳官衔等事务。整个县衙处处透着历史的痕迹,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封建时期县衙的运作模式,是了解历史文化非常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