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杨家祠堂
4.1/5分23
查看
凤凰古城的杨家调堂是古城的收费景点之一,是杨家将的杨六郎的32代孙建的。门口的上边有一个五角星,据说这里曾经是凤凰县政府所在地,然后,五角星下边写着凤皇县,这个皇字是没有几字旁的,相当于凰字脱了外衣,这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文革时外衣被红卫兵弄掉了。从杨家祠堂展览的族谱看,宋朝皇帝杨坚也是与这里杨家有血统联系的,是杨家的较早祖先之一。杨家祠堂呈长条形,中间是长形天井,一进门就有一些椅子,椅子上方是戏台,游人可以坐椅子上休息一下。现在杨家已没有人住在凤凰古城了。
杨家祠堂又名杨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系杨氏族人祭祀、议事等场所,坐南朝北,整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770平方米。祠堂大门斜开,正对沱江,可以使祖业千秋,如沱冮水源源不断。
杨家祠堂位于凤凰古城沱江镇北边街,史家弄入口处,东门城楼与北门城楼之间,凤凰古城古城墙下面,沿着城墙走就能看到。这是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率族人于清道光年间而建。感觉凤凰古城内的杨家祠堂就是拿来凑数的景点吧,因为确实没什么看的。毗邻古城墙,和古城通票内的景点崇德堂在一条线上,出了崇德堂再走200多米就是杨家祠堂,在城墙下面,位置很好找。杨家祠堂建筑不大,祠堂建筑由高大的门楼、戏台、厢房、及正殿、天井构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过门楼所看到的戏台,木质结构,楼台翅阁飞檐,算是一个看点。据说戏台这每天有四场当地民俗风情的表演,但我们去的时候没看到,一场5 分钟,没必要刻意等候。总体来说就戏台比较漂亮点。整个祠堂开放参观的仅是祠堂正殿前大天井四周的数厅,展示有苗族生活习俗之各类饰品,苗家织布、花带编织等制作工具。祠堂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相对说来展示的东西看点都不多,反而是不太显眼的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祠堂曾是凤凰县政府旧址,现在大门顶上还有颗红星,年代感突出。祠堂外有八戒的人偶扮演者,不要随便去拍照合影,这是专门合影收费的,个人意义不大,可以脑补下在古朴的祠堂外和抽着烟的人偶合影是怎样一幅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