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主城驱车100多公里,白鹤梁就在涪陵城的江边。没有三峡工程,涪陵就不会划归重庆,重庆就没有白鹤梁。唐以来1200年的白鹤梁如今实实在在属重庆地界,不过在水下。当时,三峡库区蓄水线定的是175米。库区很多就得淹到水下,像小三峡、张飞庙,以及空中俯看如一柄古剑的丰都鬼城,都得被淹。国务院三峡工程方案一通过,重庆旅游最得意之作是,告别三峡游,离大坝蓄水还有好几年,全国人民都以为要淹了,成群结队来看三峡,搞旅游的赚嗨了。库区的名胜古迹,保护的方案大多是搬迁,往高处搬。白鹤梁也有来自全国的方案七、八个。最终采取的个罩子,就地水下保护。白鹤梁号称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全长1600米左右,最称奇的是中段,有700米,梁上有石鱼,鱼眼的位置,就是江水涨落的平均水位。超过则是涨,低则为枯。除了记录水文,历代文人墨客,还喜欢在石梁上作诗赋词。有名的不少,比好黄庭坚,黄没写啥,就刻了个类似今人的到此一游,但据考证是黄的真迹,价值大发了。现在看白鹤梁的古迹,要坐长长的扶梯到30多米深的江底,隔着玻璃圆窗欣赏古石刻。石刻记录水文资料,长江沿途还有,不过没这个早,也没这个有名成规模。如今花费2亿人民的币,玻璃罩上了,眼巴巴的在导游激光笔的指引下,看石头上的鱼和字,还是觉得值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