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地坛公园
4.7/5分659
查看
地坛书市回来了 自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确立了明清北京城的规划格局,作为明清两代近五百年的都城,北京逐步形成了九坛八庙的坛庙文化,其中九坛包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太岁坛、祈谷坛、先农坛、先蚕坛,八庙包括太庙、文庙、历代帝王庙、雍和宫、奉先殿、寿皇殿、传心殿、堂子。在九坛当中,天坛无疑是名气最大、地位最高的,明清两朝共有22位皇帝在天坛举行过六百多次祭祀活动,并且天坛直到现在也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而在九坛中位列第二的就是地坛,又称方泽坛,是中国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修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清两朝共在这里举行过四百多次祭祀活动,祭坛上的砖石特意设置成偶数,而偶数属阴数,这就正与天阳地阴的说法相符,另外祭坛四周耸立着已有四百多年树龄的明代古树,蔚为壮观。 而对于常年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地坛则另外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那就是几乎每年一度的地坛庙会和地坛书市。地坛庙会可以说是北京规模最大、热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庙会,整个地坛公园里全是各种各样的美食、小商品、娱乐项目摊位,虽然庙会上卖的小吃品质、价格、卫生程度全都堪忧,但过年了没去逛个地坛庙会就总觉得年味儿差了几分,所以每年的地坛庙会总是摩肩擦踵,人挨人人挤人,只是从疫情开始那年起已经停办三年了吧?而说起地坛书市,则是地坛公园里的另一个高光时刻,全市各个书店、出版社都会在此集中,价格也是颇多优惠,在一个书市里可以同时看到那么多打折图书,而且图书品类也是面面俱到,这对于读者来说肯定是个盛会了,所以逛地坛书市的客流在某些时候甚至不亚于地坛庙会。地坛书市从1997年开始,直到2012年停摆,而停摆的原因主要是网店和电子书的冲击。而今年,时隔十余年,地坛书市又回来了,这对于逛了十几年地坛书市的人们来说,当然要去看看呀! 书市期间入园免费,进了公园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摊位,而今天虽然是工作日,但逛书市的人仍然非常多,不少热门摊位都挤得水泄不通,一眼就找回了十几年前逛书市的感觉。从西门进公园,一进门就是中国书店的摊位,有图书、有文创、有音像制品,绵延几条街,肯定是书市里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一家了。整个公园里除了祭坛周边和公园东北角健身活动的园区,其它地方几乎全部排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十分壮观
因为《我与地坛》,对地坛公园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地坛的银杏大道也是每年必打卡的。今年的暖秋,让银杏黄得比以往晚了些,也让我们对它的期待更强了些。终于,地坛的银杏大道,一眼望去,已是满目金黄。
秋季的地坛公园,简直是一幅色彩斑斓、宁静祥和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以下是我对地坛公园秋季风景的详细评价:银杏大道:金色的海洋 • 视觉盛宴:一走进地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近100米的银杏大道,仿佛被金色的绸带覆盖。每一棵银杏树都挂满了金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小扇子般的银杏叶边缘微微卷曲,叶脉清晰可见,美不胜收。 • 历史韵味:这些银杏树栽植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历经岁月洗礼,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漫步其中,每一步都踏出了岁月的回响。枫叶如火,秋色正浓 • 枫叶之美:除了银杏,地坛公园内的枫树也是秋季的一大亮点。枫叶变得火红而鲜艳,像是燃烧的火焰,将整个公园点缀得更加美丽动人。每当微风吹过,枫叶便随风起舞,宛如一群穿着红色舞裙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 • 色彩斑斓:公园内的其他树木也展现出了秋天的魅力,叶子有的变成了深绿色,有的变成了浅黄色,还有的变成了深棕色,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秋日画卷。古建筑与秋色的完美融合 • 古朴庄重:地坛公园内的古建筑在秋色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庄重。红墙灰瓦、飞檐翘角,这些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秋天的色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古代的皇家园林。 • 历史见证: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在秋风的吹拂下,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撼与美丽。宁静与美好的心灵之旅 • 心灵洗涤:地坛公园的秋意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在这里,你可以放下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你可以在银杏树下漫步,感受那秋天的气息;你可以在湖边静坐,聆听那秋天的声音。 • 文化体验:此外,地坛公园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地坛银杏节、游人艺术节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丰富的文化内涵。总的来说,秋季的地坛公园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地方。无论是漫步在落叶铺就的小径上,还是静静地坐在湖边欣赏湖光山色,都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如果你还没有领略过地坛公园的秋色之美,那么现在就是你行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