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午门
4.9/5分381
查看
午门:紫禁城的威严之门 当晨曦洒在北京故宫的南端,宏伟壮丽的午门宛如一位身披金甲的巨人,傲然挺立,开启紫禁城神秘而辉煌的历史画卷。作为故宫博物院的正门,午门不仅仅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建筑,更是中华历史文化的巍峨象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奇。 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整体呈凹字形,通高 37.95 米,巍峨耸立,气势磅礴。朱红色的城墙高大厚实,城墙上的楼阁错落有致,重檐庑殿顶式的主楼庄重华美,黄色琉璃瓦在日光下闪耀着尊贵光芒,尽显皇家风范。五座门洞一字排开,中门专供皇帝出入,两侧的掖门按文东武西之制供王公大臣通行,等级森严的规制彰显着封建王朝的秩序与威严。 站在午门广场,抬头仰望,飞檐翘角似大鹏展翅,欲冲云霄。檐下斗拱层层叠叠,精雕细琢,每一处木雕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无限心血,龙凤呈祥、瑞兽麒麟等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神话传说,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啧啧称奇。城楼上的一排排箭窗,在往昔岁月中曾是宫廷卫士瞭望守卫的据点,如今则似无数只眼睛,静静凝视着时光的流转。 午门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时刻。明清时期,每逢大典,皇帝身着龙袍,在浩浩荡荡的仪仗簇拥下,由此门步入紫禁城,接受臣民朝拜,那场面庄重肃穆,钟鼓齐鸣,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殿试发榜后,新科进士们满怀荣耀,从午门鱼贯而出,他们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此刻迈向人生新征程,午门成为他们梦想起航的见证;而在一些特殊历史节点,如外敌入侵时,午门也曾紧闭,抵御外敌,它是紫禁城的坚固防线,守护着皇家尊严与国土安全。 如今,午门向世人敞开怀抱,成为人们领略故宫文化的首要窗口。每年举办的各类文物展览,让珍贵文物走出库房,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从书画瓷器到金玉饰品,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在此登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汇聚于此,共同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午门化身文化使者,将中华魅力播撒全球。 午门,这座历经风雨沧桑的建筑,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历史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辉。它吸引着每一位怀揣历史情怀的游客前来,穿越时空,探寻紫禁城背后的秘密,在砖石瓦砾间感受华夏文明的磅礴力量。
进入故宫博物院的入口,并且只能进不能出.活动大道之行一儒家文化特展展免费,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月5日.提示有展览的话一定要登楼,主要是可以俯瞰故宫,毕竟除了景山公园,也没有其他高处可以有这机会了.建筑紫禁城正门,建成于1420年,呈凹字形,午门共有五个门洞,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处掖门,俗称明三暗五。中门通常专供皇帝出入,当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凤从中门进宫。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从中门出宫。正面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庆典活动时开启。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要在此举行向皇帝进献战俘的受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延杖也曾在此施刑。
每个走进紫禁城的游客,几乎都要穿过午门。紫禁城的第一道门名端门,第二道门就是午门,合起来正好是端午二字,于是有人会问这两道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端午节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没有。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午代表的方位是六点钟方向的正南,所以其实午门也就是南门的意思。午门有许多有趣的地方,首先我们看它的造型,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构成了一个方形的广场。午门的样子如果从天空中往下看,像一个展翅的凤凰,突出的两侧为凤凰的翅膀,中间是身体,所以又叫雁翅楼。午门还有一个名字五凤楼,因为午门上有五座建筑,中间的主楼和旁边四角攒尖的阙亭,五峰突起,像是凤凰展翅,故而俗称其为五凤楼。午门从正面看,似乎只有三个门洞,可从背面看却有五个,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在东西城台里侧,还开有左右两个掖门。因此从午门的背面,就能看到五个门洞,所有有明三暗五之说。而且,这些门洞在前面是长方形的,在背面看则是拱券门。其实门洞都是拱券型,但在外侧加了横梁封成了长方形,这既是为了好看,又为了大门闭合的严密。外方内圆,寓意天圆地方,午门外是人间,当你走进午门,就进入了天子的居所。五个门洞代表着等级尊卑,中间的为皇帝专用通道。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而每次科举考试,通过殿试选拔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在出宫时可以走一次,这是当年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一刻。老百姓对午门最熟悉的,可能要算推出午门斩首,但这是根本没有的事儿。午门是皇帝颁发诏书,颁布次年历书的地方。如有征战胜利大军凯旋,则会在午门举行。每年春节期间,还会在午门广场摆放鳌山组灯,供官民观赏庆祝佳节。午门是举行庆典的地方,所以怎么可能是斩首犯人的刑场呢?明代处决犯人的刑场在西市,清代则在著名的菜市口。午门在明代,这里曾行刑过廷杖,也就是打屁股打板子,但绝没有斩首的事情发生过,那都是说书先生们杜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