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便门角楼位于崇文门东大街东头,沿着崇文门东大街北侧的明城墙遗址公园往东沿着古老的城墙一直走便到。在北京站乘火车,当火车出站不远在铁路南侧看到的城楼既是。东便门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平面呈曲尺形,重檐歇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绿剪边,四面开箭窗144个,前楼后厦。抱厦辟两门,门上各设直棂窗3扇,楼内立金柱20根,上下共分4层。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城墙,总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在与角楼相望的百米南城墙上,还保留着一座清朝正蓝旗军队用来插旗的夹杆石。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东便门。东便门角楼其西北是雄伟、繁华的北京站,东南是东便门立交桥,西与崇文门遥遥相望,东与通惠河毗邻,是全国现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楼,高大巍峨、深沉凝重,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