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
4.8/5分463
查看
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全国各地的孔庙很多,以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南京夫子庙闻名。但国子监可以说是唯一的,除明朝在南京还建了一个之外,因为南京也曾经是明朝的国都。在北京众多的古迹中,孔庙和国子监以自己的独特而备受关注。孔庙和国子监毗邻,相通,位于成贤街。成贤街以牌坊闻名,现有四座。原本北京城里牌坊很多,拆得所剩无几了。从这里往东走就是雍和宫,雍和宫距离地坛很近。从这里往西是什刹海,这片老北京的胡同区。北京孔庙大成门前,新立了一尊汉白玉的先师孔子行教像,国子监彝伦堂前也新立了一尊铜铸的孔子像。说这两尊孔子系新立,是相对于孔庙和国子监古建筑而言的,系时贤捐献。孔庙和国子监建筑群是文物,由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管理。所谓博物馆,就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新立两尊孔子像,罪莫大焉。作为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典藏、陈列的不仅仅是古代建筑,更重要的是古代建筑所维护和反映的朝廷尊孔祭孔的文化传统、教育制度,是礼制。当代新立的这两尊孔子像,破坏了孔庙和国子监的既有建筑格局,违背建筑背后的礼制。在元、明、清三代的孔庙里,哪是大门,哪是二门,哪是大殿,何处悬挂御笔匾额,何处树碑,何处立孔子像,都有十分严格的礼制规范蕴含在其中。元、明、清三代时,怎会让孔子像经受日晒、风吹、霜打、雨淋?破坏了实物代表的当时社会的礼制文化,博物馆所展示的就不再是真实,而是失真的实物。第二,博物馆接收捐赠有没有标准?如果有标准,那么标准是什么?如果另有别人捐赠孔子像,博物馆是否仍然接收?若接收,都立在孔庙和国子监里吗?若不接收,为什么之前接收了,是否有失公允?第三,孔庙和国子监不属于哪个人、哪个组织、哪个机构,它们属于全体中国人。管理者负有保护建筑、守护文化的责任。封建社会礼制文化是维护封建社会制度的,所谓守护文化不是让管理者维护封建制度,而是让既有的古代建筑忠实地展示它所代表和维护的礼制文化,以便后人了解、感受、研究、批判。管理者应该把文物保护好,不应该在文物上再增添或者削减。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每周三前200名游客持身份证免费参观,由于疫情影响,参观前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到孔庙和工作人员说参加星期三免费参观,会填一个纸质册子,之后就可以进去啦。明天上午、下午各有一场免费讲解,下午是2点开始,志愿者会带着大家一路走一路讲,从孔庙一直讲到国子监,大概下午3点半结束,非常值得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