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养性殿
4/5分6
查看
养性门后就是养性殿,它是比照养心殿修建的,只是体量稍小一些,但这里有着故宫紫禁城中路才有的日冕。养性殿并不对外开放,但是通过殿前的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的布置。明间的正中的台阶上有个带着屏风的宝座,虽然不知道这宝座的材质是什么,但是看它隔着距离还能看得出的的黝黑发亮的色泽,相比定时某种名贵木材。宝座后整片的墙壁做成了多宝阁,书册和文物摆件穿插着摆放在上面,头顶是浑金蟠龙藻井。虽然养性殿仿造了养心殿,但乾隆并未在此居住,他大部分的时间是居住在乐寿堂。
养性斋是故宫御花园西侧里一座很有特色建筑,高两层,外立面呈凹字形。建筑外有月台,有假山,据说最早的时候还有曲流馆,就像是存在于御花园里的一个独立的院落。养性斋最特别之处,就是这里曾经是整个紫禁城里唯一一个居住过外国人的地方,当年溥仪的洋师傅庄士顿就曾经在这里住过。
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后的养性门内。为宁寿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体量略小,平面布局特殊。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3间,每间以方柱支撑,隔为9间,前接卷棚抱厦4间。明间、次间开门,原为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现为玻璃门窗,明间4扇,余各2扇。进深4间,室内隔为小室数间,曲折廻环。明间前后开门,中设宝座,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片金升降龙天花。左右置板墙与东西次间相隔,墙各辟门,对称而设,门楣之上置毗庐帽。东暖阁分为前后两组空间,前曰明窗,后曰随安室,室东悬俨若思匾,皆乾隆皇帝御笔。西暖阁隔为数间小室,北室为佛堂,建仙楼两层,内置佛塔、佛像,肃穆有制;南室称长春书屋。尽间仿养心殿三希堂制辟为墨云室,因毕沅进古墨而定名。西山墙外耳房仿养心殿梅坞而建,与殿相通,取名香雪堂。内以白石依墙堆砌山景,南面开窗,西、北、东三面彩绘壁画,西山墙辟小窗可观宁寿宫花园一角。养性殿作为太上皇帝寝宫,原为和玺彩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居乐寿堂时,曾在养性殿东暖阁进早、晚膳。此殿在光绪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为和玺彩画外,其它均改为苏式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