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观的是刘氏祖居。刘氏祖居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9世纪20年代。历经几次改造扩建,形成现在规模。祖居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为庭院式四合院。有房屋20余间,小青瓦坡屋顶,穿斗式木结构。系现存四川民居建筑中时代较早者。祖居宅地原属大邑胡氏。清初,刘氏自雅安名山迁来,胡、刘两家联姻。后来,胡氏将此宅授予刘氏。自刘氏大邑六世祖刘仕識Zhi始,刘氏在此聚族而居。随着家族成员的增加,七世祖刘宗贤与八世祖刘公赞分别对祖居进行了扩建。刘公赞逝世后,祖居由其六个儿子即刘文渊、刘文彩、刘文辉等各持一股继承。刘氏兄弟发迹后,在祖居周围大兴士木,修建公馆。之后,祖居并入刘文渊公馆。刘氏祖居是清中晚期至民国初年川西农村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建筑形态,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理念及传统民俗。同时,它也是一段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