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杭州文澜阁
4.5/5分30
查看
文澜阁位于浙江博物馆孤山馆区之内,历经多次损毁和重建。文澜阁是清乾隆年间的七大书阁之一,都是以宁波的天一阁为母本建造的,其用处就是用了收藏《四库全书》。当然,如今的文澜阁是没有《四库全书》的,《四库全书》残本自辛亥年之前就被收藏在浙江图书馆。所以,目前能观赏的只有文澜阁的地表古建筑,却也有着皇家建筑一贯的严谨和奢华。
文澜阁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南麓,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园林布局的主要特点是顺应地势的高下,适当点缀亭榭、曲廊、水池、叠石之类的建筑物,并借助小桥,使之互相贯通。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主体建筑仿宁波天一阁,是重檐歇山式建筑,共两层,中间有一夹层,实际上是三层楼房。步入门厅,迎面是一座假山,堆砌成狮象群,山下有洞,穿过山洞是一座平厅,厅后方池中有奇石独立,名为仙人峰,是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东南侧有碑亭一座,碑正面刻有清乾隆帝题诗,背面刻颁发《四库全书》上谕。东侧亦有碑亭一座,碑上刻清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平厅前有假山一座,上建亭台,中开洞壑,玲珑奇巧。方池后正中为文澜阁,西有曲廊,东有月门通太乙分青室和罗汉堂。全部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具特色。
文澜阁是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一部分,原先是江南著名皇家藏书楼,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这里有亭廊、池桥、假山,游客很少,环境清幽。穿过假山往东,是罗汉堂。这个周末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的活动,在罗汉堂体验传拓文化。来自西湖印社的老师很耐心的为我们讲解。准备的拓片,都是来自省博物馆馆藏的宝贝,有雷峰塔出土的阿育王塔、玉善财童子,还有代表良渚文化的玉琮,代表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感觉上了一堂文化大课。活动快结束的时候,还来了两波别的活动的人,唱一些古诗词雅集。后来了解到是《吟唱风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