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舜帝陵
4.5/5分31
查看
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 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
舜帝陵冢启于禹时,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景区内建造早、规模大,最具影响力的文物古迹。其本身蕴涵的历史、文化、美学、风土人情、建筑工艺等文化内涵,亦十分丰厚,弥足珍贵。孟子《离娄下》中曾经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
在运城,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华夏之祖大舜帝的陵寝,这座古老的显得有些笨拙的老陵园建于唐开元年间,虽然没有一般帝陵的规模宏大,但也丝毫不掩它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性。舜帝陵的地理环境可谓形胜壮美。传说舜年幼丧母,经常受后母虐待和父亲的棒打。但他却以孝悌而闻名天下。后受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并将其女娥皇、女英婚配与舜。舜举贤任能,举荐八恺、八元著称的苍舒等十六人辅佐尧帝,除去鲧、共工、颧兜、三苗等恶人,使天下大治。尧死后,舜即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特别是命禹治平水患,使民安居乐业。故受万民拥戴。死后葬于鸣条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