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松山抗战遗址
4.9/5分13
查看
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中国远征军的英雄们付出了万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歼灭日军,松山锁钥一开,开启了滇西反攻的胜利荆棘路。松山战役战场旧址面积很大,包括附近的几个山头,而核心区则是海拔2000米的松山。游客服务中心右侧背后的台地上,是艺术家刻画的中国远征军群雕,富有代表性的群体组成了一个个雕塑方阵,少年兵、战马、盟军,还有当年制作雕塑时仍然健在的老兵。松山战役旧址的路线是围绕子高地的环线,走一圈两点几公里,但当年远征军的勇士们为了拿下这块战略要地花了3个月和数千名烈士的生命。在面向怒江的观景台,可以俯瞰高差一千多米的怒江大峡谷,以及怒江东岸的群山峰峦。沿着栈道,能看到当年交战双方留下的战壕和交通壕,一如当年。子高地是海拔最高的点,远征军到最后也没有攻占它,而是通过在日军工事下方埋设高爆炸药炸毁了它们,如今仍能看到两个巨大的深坑。返回入口的小路右方的山包是肉搏山,在远征军攻占松山主峰后,日军仍不甘心失败,组织敢死队疯狂反扑,我远征军将士拼死抵抗,战后清理战场,发现死在一起的士兵有62对,战场上尸骸遍地,场面骇人,因此得名肉搏山。松山战场的大门口有游客服务中心,周围的村民承包的店铺做生意,各个铺面内容同质,能吃到简单的饵丝、米线,买到山货。龙陵前往松山战场的道路质量不错,不过弯道很多。松山前往惠通桥的道路是滇缅公路的一段,目前也恢复成滇缅公路的石头路面,景色非常美丽,从松山顶到怒江边的惠通桥,海拔高程下降1200米,单程需一个半小时。
"松山战役遗址"位于云南龙陵县,松山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紧靠怒江惠通桥,扼滇缅公路要冲,形如一座天然的桥头堡。掌握着怒江战场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与腾冲、龙陵形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松山不克,滇缅公路不通,反攻腾冲、龙陵也会得而复失。可以说攻克松山是滇西战役中关健性战役,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中国远征军历时95天,十战松山,共歼灭敌人1250人,以伤亡近7800人的巨大代价,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滇西战役的疆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