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正阳门
4.7/5分264
查看
正阳门,原名丽正门,俗称前门,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南端,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及瓮城,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并改名正阳门。正阳门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性建筑,也是北京城内唯一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城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正阳门被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参照崇文、宣武二门重建。现城楼通高42米,楼高33米,进深24米,面阔七间,城台宽50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朱红楼阁,上下两层,上层前后檐装菱花隔扇门窗,下层涂朱砖墙。南北两面明间和东西各开一座大门。箭楼通高38米、通宽62米、进深32米,城台高12米,南侧面阔七间,北出抱厦五间,东、西、南三面四层辟箭窗九十四孔。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重檐堡垒式建筑。正阳门作为北京仅有的一座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封建帝都之门,既是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北京古都特色的绝佳载体,人文蕴含深厚。正阳门作为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以其无声的建筑语言,不仅向世人展示出封建社会都邑城垣中的一个局部,而且,在古代建筑、文化艺术、民俗礼仪、王朝历史等方面,都有其独立的存在意义与研究价值,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1988年1月13日,正阳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门:京城古韵的巍峨守望者 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正阳门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巨人,静静矗立,守望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的故事。 正阳门由城楼、箭楼与瓮城组成,是明清北京城的正门,其建筑规制极高,尽显皇家威严。城楼高大巍峨,朱红的城墙、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檐斗拱宛如展翅欲飞的鲲鹏,灵动而庄重。城楼上的彩绘鲜艳夺目,龙凤呈祥、花卉鸟虫等图案精美绝伦,每一道色彩、每一处线条都饱含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心血,仿佛在诉说着昔日京城的繁华盛景。 箭楼则位于城楼前方,以防御外敌为主要功能,造型独特而硬朗。它周身布满瞭望孔与箭窗,犹如一只警惕的巨兽睁开的无数只眼睛,时刻注视着四方动静。墙体厚实坚固,历经岁月侵蚀与战火洗礼,依然挺立不倒,见证了朝代更迭、风云变幻中的刀光剑影。在冷兵器时代,箭楼作为京城的重要屏障,无数次阻挡了来犯之敌,守护着城中百姓的安宁,其坚韧不拔的气质早已融入京城的血脉之中。 瓮城,连接着城楼与箭楼,形似半月,是一处巧妙的军事防御构造。当外敌攻入瓮城,便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犹如瓮中之鳖。如今,瓮城虽已不复往昔的肃杀之气,但漫步其中,仍能感受到历史的凝重,想象出当年激战的场景,士兵们奋勇御敌、呐喊声震天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正阳门不仅是一座军事堡垒,更是京城文化的重要象征。在明清时期,每逢重大节日,如皇帝出行、大婚等,正阳门都会开启,举行盛大的仪式,百姓们纷纷聚集在周边,瞻仰皇家威仪,热闹非凡。平日里,这里也是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南来北往的商人、旅人穿梭于此,带来了各地的货物与风情,使得正阳门一带成为京城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之一。 如今,正阳门已褪去部分昔日的实用功能,成为人们了解北京历史、感受古都韵味的好去处。登上城楼,极目远眺,天安门广场、故宫等京城地标尽收眼底,新旧建筑交织,传统与现代碰撞融合,让人深刻体会到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蓬勃发展。无论是历史爱好者探究过往,还是普通游客追寻古韵,正阳门都敞开怀抱,以它的巍峨与厚重,为人们呈上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让人沉醉于京城往昔的风华,铭记历史的温度。
正阳门:古都中轴线上的历史华章 在北京城的中轴线南端,巍峨矗立着一座历经沧桑却风采依旧的建筑正阳门。它宛如一位坚毅的守望者,目睹了王朝更迭、时代变迁,承载着数百年的厚重历史,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正门,作为老北京京师九门之首,地位尊崇至极。其建筑规制尽显皇家威严,高达四十余米的城楼,朱红色的墙体、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檐翘角似大鹏展翅,欲上九霄。城楼下的正阳门箭楼,敦实厚重,开有多个箭窗,战时曾是防御外敌的坚固堡垒,平日里则是进出京城的重要通道关卡,见证无数商旅驼队、达官显贵、平民百姓由此穿梭,熙熙攘攘间尽显京城繁华。 漫步正阳门前,脚下的石板路虽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却依旧能让人遥想当年车水马龙之景。明清时期,每逢重大节庆,如皇帝出行祭祀天坛,正阳门便是必经之地,御道两侧禁军林立,百姓伏地叩首,场面庄严肃穆;科举殿试发榜后,新科进士们身着红袍,头戴金花,意气风发地从正阳门鱼贯而出,接受万民瞻仰,彼时的正阳门是荣耀与梦想汇聚的高光舞台。 近代以来,正阳门同样历经风雨洗礼。八国联军侵华,炮火纷飞中它惨遭损毁,伤痕累累;但顽强的它又在之后的修复重建中浴火重生,继续见证时代的新篇。新中国成立,正阳门以全新姿态迎接曙光,见证着天安门广场上一场场盛大庆典,国庆阅兵的钢铁洪流、群众游行的欢腾人海,它默默伫立,融入每一个振奋人心的历史瞬间,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奋进的见证者。 如今,正阳门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它周边的民俗展览、老北京风情街区,让游客得以深入探寻古都底蕴;登上城楼极目远眺,京城中轴线的壮美尽收眼底,故宫的红墙黄瓦、景山的翠柏亭阁连绵成画,古今交融的京城风貌令人陶醉。 正阳门,这座凝聚历史、承载记忆的建筑丰碑,是北京不可磨灭的城市名片,是华夏文明传承的有力见证。它召唤着每一位心怀历史敬畏的人前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于砖石瓦砾间触摸岁月的温度,在历史回响中感悟民族的坚韧与前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