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雁行,先走西漈景区,再走玉甑景区。八点多,已在景区转了。用脚行走,地点有限,看看标志牌,去水帘洞才200米,想想好近的,我们沿车道行进,这样可以观两侧风景:百丈岩,天王托塔,三听石,火焰山,大小天柱峰,双狮峰尽收眼底。再看到标志牌时,水帘洞还有100米,中龙湫依然有300米,我们转悠了那么一圈,到中龙湫的距离竟然与第一处标牌上的数字是没变的,心里满满的是疑惑。又兜兜转转绕上山崖,被开凿出来的建筑是师姑洞,本来说洞前有水帘,终年不断。可这常规,昨日差不多成谎言了,别说帘了,若不是下面的那潭水,你根本无法发现崖前飘落的几点水。在潭面叮叮咚咚地落着,激起细碎的涟漪,才让你意识到,岩前还有三点水。从水帘洞出来,标志牌上显示去中龙湫是150米,于是我们从半山腰穿行栈道而过,阳光强烈,没一丝风,偶尔驻足,来点小风,那感觉,美滋滋的。弯进山坳,地质构造年代留下的流纹岩赫然眼前,你都可以感受到当年火山爆发后岩浆在流动。中龙湫是一点水也没了。我们在湫底潭边停一小会,太少的水,连拍片的热情都没有了。对着面高耸的光秃秃的崖壁,你可以发现流水的痕迹,再仔细瞧瞧,我仿佛感觉对面铺开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有古朴的大篆。看看指示牌,说有一条青龙,定睛找找,果然。在大中小龙湫中,它才是真正有龙的湫。刚下车时,只是随便看看,没想到一走就走进来了,所以吃的喝的都落在车上,转了那么久,渴了饿了。转到天门洞下面时,坐在路边摊补充给养。老公把几个摊点上好吃的,都搜罗了一遍。喝了水,带了水,我们向天门洞出发。250米的天门洞很快到了,只是正在修理,不准近察,只可远观。我想起,这天门洞,就是那三听石听风听泉听经时与火焰山紧相倾时的那道露光的缝。反正去玉甑景区也就一点二五公里,总不会都是上山的路吧。我们继续上行,攀爬火焰山,它就是一大爿连成一体的山岩,在山脚看到的外观轮廓,就如火的象形字,现在我们是从火字的左撒爬向右点,不远处有倒扣的金钟吸引我们。边爬火焰山,边回眸,原来刚才看起来高耸入云的百丈岩,变得没那么巍峨了,变得如窗中景一般了,百丈岩下的百丈禅寺,黄墙红瓦在岩下更是小得不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