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泉州市舶司遗址
4.7/5分18
查看
泉州市舶司遗址位于鲤城区,据道光《晋江县志》记:市舶提举司在府治南水仙门内。有关方志记载:南薰门在市舶司之旁。即今泉州市内水门巷竹街南薰门遗址西北,西到水仙宫,东到三义庙,北到马坂巷洪厝山。 泉州港兴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中叶。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朝廷设立福建市舶司于泉州。尚续到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才迁往福州。福建市舶司在此的四百年间,管理着泉州诸港的海外贸易及有关事务。
泉州22处申遗点,太冷门了。但是这么重要的遗址怎么能不宣传呢?非网红景点也不是那些大热的天后宫,关岳庙之类的,只有一位84岁的老太太在坚守。很是感动。市舶司见证了泉州作为海丝的兴衰,老太太的讲解也让我知道了水沟这一地名的来历以及古时候机构的运作大概。真的推荐,文化及历史价值超高,绝不仅仅只是一块世界遗址牌匾。
遗址位于泉州古城罗城的镇南门外、翼城的南熏门又称水仙门、水门内,其范围大致是古城马坂巷、水沟巷、竹街、水门巷围合的区域,考古发掘揭露出宋元时期较大型官式建筑的地面遗迹,包括铺砖地面、石墙、石墩、石构、鹅卵石铺面等建筑基址。遗址内发现了驳岸、台阶、夯土台基、铺砖石面、排水沟等遗迹,进一步证明此处曾存在大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