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
4.5/5分105
查看
徐家汇藏书楼地址:漕溪北路80号去圣爱大厦的米罗画室学画,来到徐家汇这个区域,发现这个地方还没走过,看到眼前这栋楼就特别好奇,特意仔细看,才知道这是建于1931年的老建筑。原来,这里曾经是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后并入上海图书馆,现在作为上图的一部分,专门收藏1950年以前出版的外文文献。整个藏书楼看上去比较陈旧,楼前还有一小块草坪,特别是那些木质百叶窗颇具沧桑感,和繁华的徐家汇商区形成鲜明对比,从外观看感觉不被所用了,其实内部藏书还很丰富,但不公开对外开放,入内参观有一定要求,据说曾经因为造地铁要拆除,后在巴金等知名知识分子联名呼吁下才得以保留。这倒引起了我的兴趣,适时在开放的时间进入参观一下。 
走在漕溪北路上,一不留神就会错过80号一幢低调稳重、却是融合了中西文化风格的建筑,这就是建于1847年、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1956年,徐家汇藏书楼并入上海图书馆,专门收藏1950年以前出版的外文文献。记得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到上海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时,由于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有一些较早时期的书籍杂志会被告知存放在徐家汇藏书楼,那时徐家汇藏书楼还未对外开放。1990年代徐家汇地区建设地铁站,相关部门曾考虑拆除该楼。后经巴金等知名知识分子联名呼吁才得以保留,并进行大力修缮,于2003年7月重新向公众开放。今天的徐家汇藏书楼不仅延伸着阅览服务、文献典藏等功能,还拓展了文献研发和会展旅游等功能,以满足社会对人类文化遗产优秀历史建筑和旧版外文文献的需求。现在,在一楼大门处放置了一块游客止步的告示牌,自2021年9月1日起,为确保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及馆藏文献的安全,上海图书馆将对徐家汇藏书楼内部设施进行整修,整修期间,展厅暂停开放。
徐家汇藏书楼,由于正在南楼一层展出的中外报刊展而得以进入南楼参观。由南北两幢砖木结构的楼房组成的藏书楼,北楼建于1897年,建筑面积3737平方米,又称汇堂石室、大书房、藏经楼,为砖木混合结构双坡顶二层楼房,装配有欧式尖券窗框和木质硬百叶窗。不能入内参观。南楼为原耶稣会总院,又称神雨楼,建于1867-1868,是典型的欧洲外廊式风格建筑,为四层砖木混合结构。17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知识信息等的发展需要,诞生了报纸、杂志;此次展览可以看到申报的创刊版、新民晚报的金箔报、911报道里根遇刺曼德拉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