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东山关帝庙
4.6/5分14
查看
《被世人所敬仰,至今威震华夏》每年很多台湾信众来福建东山岛关帝庙朝圣,新闻经常上央视的海峡两岸。说到东山关帝庙,它与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帝庙、湖北当阳关帝庙并称中国四大关帝庙。据史料记载:东山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分灵入台的祖庙,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东山很早就有了关帝信仰。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将领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87姓将士开拓闽南,其中64姓建置漳州,驻军东山岛,为安抚将士,从家乡引来关圣帝君香火。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率兵来东山建铜山城设水寨以防倭寇,鼎建关公祠。明嘉靖年间,朝廷复设澎湖巡检司,东山关帝庙的香火就随之传入澎湖。清康熙三年1664,明宁靖王朱术桂在台南王府中仿造东山关帝庙,这是全台湾关帝宫庙的龙头老大。 如今,东山关帝庙大殿内祀案上置放的一只光绪年间,由台湾宜兰礁溪信众敬送祖庭的双耳兽头鸡血石雕大香炉依然香火不断。而1988年,台湾高雄文衡殿赠送的追源谒祖匾额也高挂大殿之上。所以说东山关帝庙是台湾近千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关帝庙的庙门是牌楼式歇山顶,屋脊之上有双龙戏珠的精美雕塑,独具闽南特色的神仙瑞兽、花草云纹等装饰,用瓷雕罗列屋檐之上,令人目不暇接。八根巨大的圆石柱支撑着巨大的门楼,这座由清代太子太保王得禄捐建的门庭,也因此而得名太子亭。金光璀璨的大殿之中,是珠围翠绕的神龛,关圣帝君坐镇其中,两旁有抬着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关平,顶上是清廷咸丰帝御笔金书万世人极。在东山,几乎人人都信关帝,称其为关帝圣祖,一个祖字说明了关帝在家族里的地位,把关帝看得比自家祖先还重要。平时敬奉是早请示、晚汇报,遇到一些没法解决的问题,更是会先问问关帝的意思。关帝庙是人类的杰作,代表了人类对关公伟大人格的崇拜。他的忠肝义胆、勇猛神威被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奉,他既是儒教的圣人又是佛教的护法伽蓝,道教的天尊大帝。以一凡人之躯而被三教供奉,千古之下,惟此一人而已。自1991年起,东山岛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关帝文化旅游节。1995年1月6日,东山关帝庙赴台绕境,为大陆神像访台首例,开启了两岸分隔四十多年后宗教直航首举,意义重大。关帝文化已成为沟通两岸民心的一条纽带,所以来东山岛,不仅仅看看风动石,景区内的关帝庙更值得一游。
东山关帝庙在海内外都颇有名气。建筑学上也颇有研究价值,数次台风中,他都巍然不动,没有丝豪毁损。仿佛关羽神明庇护。庙宇建筑于明朝时期,屋脊上的双龙抢珠,凤凰飞舞瓷雕都十分精美,颜色明艳,十分具有观赏价值。
庙的木结构部分为明代、部分为清代和近代建筑。庙宇属抬梁式木构架建筑,面阔三问,进深六间。总长40米,宽17米,面积680多平方米。悬山顶,绿瓦。多是石梭柱,柱础鼓状。庙前有一大广场,石雕栏杆,叠隔其间,莲花池介场中,绿水满波映衬古庙。庙前有明清时代雕刻石狮四对.昂首威猛,神气各殊。庙门建筑用六支圆石柱顶托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拱架上捧着一座宫殿式的楼亭,称太子亭。亭上有各种闽南地方特色的瓷雕图案,正面是八仙过海和兽图麒麟、象、狮、虎、鹿、羊、骡、豺。背面雕塑唐宋故事情节中的120个人像,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举目环视,气势雄伟,太子亭不但建筑艺术高超,且有很高的建筑科学价值,它经历500年来所发生的大地震大台风袭击仍是安然无恙,赢得中外古建筑专家感叹不已。大殿、前殿屋脊都塑有双龙抢珠及凤凰飞舞的瓷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