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列表关于地图
偏好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
4.5/5分265
查看
值得一去,尤其是井下探秘,挺好玩的,可惜没租到防爆手机,没法拍照防爆手机比较少。旷工食堂也不错,20块钱的套餐量很大。假期人多的时候,井下探秘还会增加场次的,如果没在网上买到票,可以去售票处问问。
在大同的第二天,我并没有急着去著名的云冈石窟,而是在公车距离云冈还有一站的时候下了车,我上午的目的地是晋华宫煤矿。 山西是煤都,公家的、私人的,大型的,小规模的,估计数量多的数也数不清吧。我去的这个晋华宫是属于国家级煤矿,几年前我到山西南部旅游的时候,就了解到这里有下井游览的项目,不过当时那里只对团队开放,还需要提前预约,来之前我曾经打电话咨询过,晋华宫现在已经开始对散客开放,也不需要提前约定游览时间了。 晋华宫煤矿的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到建国前,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为了一个生活社区,在最里端的煤矿工作区外,围绕着小学校、卫生所、居民区,甚至酒店和宾馆。要知道,我以往想象中的煤矿就是一个黑黢黢的洞口而已。带着对我的好奇,煤矿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好奇的我。 首先我去换上了下井的工作服,换衣间里的服装和鞋子都是大大的统一尺寸,我套上宽大的工作服中,整个人晃晃荡荡的。换装完毕,工作人员带着我走向工人浴室。今天的大同,温度又降了一点,早上还飘起了小雪,我跟着工作人员在雪中举步维艰,但仍旧不忘记发问,为什么要去职工浴室?工作人员说,下井的工人升井之后,需要及时的清洗自己,所以浴室既是下井的入口,也是升井的出口。 我们走进职工浴室,先来到了物品工作间,领取了矿灯和急救箱,系在自己身上,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就真正开始下井了。晋华宫的下井口,异乎寻常的干净和明亮,我们乘上铁栅栏围起来的电梯,5分钟左右,就下到了285米以下的地底。继续,我们又乘上了橘红色的铁皮小火车,在叮叮当当的声响中晃晃悠悠的开进煤矿深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处地底,原本15分钟的小火车行程,在幽暗的环境中变得有些漫长。 我们并没有开进最深处的矿井,而是停在一个曾经的工作层面,现在已经专门开辟为游人游览区。所谓的工作层面,就是开采界面,于是我们在两旁的煤层下,看到了我国煤炭事业发展过程,从原始的钎敲背采、到炮炸开采,到机器普采,到现在的综合机器掘进开采,几十年来,煤炭的开采已经发展成为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煤矿开采的产量、保障了生产工人的安全性。长年的开采,两侧的煤层已经形成了厚厚的煤晶,我们头顶的探灯划过的时候,看到煤层上闪烁着像钻石一样光芒。回程仍旧是坐着小火车返回,这样的铁皮火车,很像游乐园里孩子们爱玩的小火车,每节油3个车厢,每个车厢可以坐4个人,一列小火车最多接了十几节。
晋华宫矿山公园主要有公园、博物馆和井下探秘三大板块公园里面主要是一些矿业和相关文化的展示,有时间也可以四处逛逛,地势稍高的地方还可以遥望到河对面的云岗石窟里面的大同煤炭博物馆也是免费开放的,在公园服务台可以凭身份证免费领取博物馆门票,从最原始的煤炭的形成到近代煤矿开采,以及中国煤矿的分布情况等,都有介绍,甚至还有不同形态的煤炭产品展示,额外提醒一下,原始形成展示区的恐龙模型是有活动机关的,可别不小心被吓到咯最关键的当属井下探秘,这绝对是矿山公园的特色体验,如果不能下矿的话,那整个游园的体验也就差好多了,不过可惜下矿井是不能带手机的,据说是一般的手机不防爆会有静电产生,造成矿井危险,所以也就没能沿途拍照啦下矿之前会配上头盔、矿灯、制服三件套,不过矿井里面的温度还是比较低的,还有不少通气的风口,建议还是把厚一点的外套披在制服里面,以免着凉整个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除了从古至今各种采矿技术的迭代展示,以及各种矿产和相关设备,最主要还是真实的下矿体验,这里原本就是真正的矿井,虽然已经不再开采,但大多数矿井场景还是保留完好一开始的大斜坡有矿井车上下矿,到了下面还有短程的轨道车可以坐,这些轨道应该也是以前用于输送矿产的,如今放上游览车供游客乘坐需要注意,井下探秘是要组队前往的,凑满一定人数后才能统一下矿,全程有两位导游陪同,一位在前指引和讲解,另一位在最后谨防有人掉队,下矿安全还是第一位的